【標題】 丹參《中藥全書》 【名稱】 丹參 【拼音】 Danshen 【英文】 Danshen Root 【日文】 タンジン 【拉丁文】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異名】 郄蟬草《神農本草經》,赤參、木羊乳《吳普本草〉,逐馬《本草經集注》,奔馬革《四聲本草》,山參《日華子本草》,紫丹參《現代實用中藥》,紅根《中國藥用植物志》,山紅蘿卜《浙江中藥手冊》,活血根、靠山紅、紅參《江蘇植物藥材志》,燒酒壺根、 野蘇子根、山蘇子根《東北藥用植物志》,大紅袍《河北藥材》,蜜罐頭、血參根、朵朵花根《山東中藥》,蜂糖罐《陜西中藥志》, 紅丹參(湖北)。 【性味歸經】 苦,微寒。歸心、肝經。 【功效】 活血調經,涼血消癰,安神。 【藥用】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丹參 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莖。 【應用】 1.用于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后瘀滯腹痛。本品功能活血化瘀,善調婦女經水,為婦科要藥!秼D人明理論》有“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之說。可單味為末,酒調服;亦常配當歸、川芎、益母革等同用,以加強療效,F代臨床還常以本品為主,治子宮外 孕:若急性期腹腔內大量出血者,配赤芍、桃仁;若慢性期腹腔內血液已凝成包塊者,更加三棱、莪術。 2.用于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漱瘕積聚,風濕痹痛等。本品為活血化瘀之要藥,廣泛用于各種瘀血證。治胸痹心痛,脘腹疼痛,常配檀香、砂仁等同用,如《醫學金針》丹參飲。臨床上治冠心病心絞痛,常配降香、川芎、紅花等同用,亦可單用,如以本品提取物制 成的丹參舒冠片。治漱瘕積聚,常配三棱、莪術以祛瘀消旗。治風濕痹痛,則配防風、秦艽等祛風濕藥同用。 3.用于瘡瘍癰腫。本品性寒涼血,又能活血,有清瘀熱以消癰腫之功。常配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同用。 4.用于熱病煩躁神昏及雜病心悸心眠等。本品能涼血安神,治熱病邪入心營,配生地、黃連、竹葉:治雜病血不養心,心火偏旺之心悸失眠,則配生地、酸棗仁、柏子仁等。近代臨床還以本品治缺血性中風、動脈粥樣硬化、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防 治支氣管哮喘、慢性肺心病等,均有一定療效。 【注意】 婦女月經過多及無瘀血者禁服;孕婦慎服;反藜蘆。 1.《本草經集注》:“畏堿水,反藜蘆。” 2.《本草經疏》:“妊娠無故,勿服。” 3.《藥品辨義》:“忌醋。” 4.《本經逢原》:“大便不實者忌之。” 5.《藥性切用》:“血虛無瘀者勿用。” 6.《重慶堂隨筆》:“行血宜全用,入心宜去梢用。” 【貯藏】 置干燥處,防潮,防霉。炮制品貯于干燥容器內。豬心血拌丹參量石灰甕內。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大劑量可用至30g。 【形態】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柔毛及腺毛。根圓柱形,朱紅色。莖四棱形。羽狀復葉對生,小葉3~5(~7),卵形至橢圓狀卵形,邊緣有鋸齒,兩面被白色柔毛。輪傘花序組成頂生或腋生的假總狀花序;花萼鐘狀,紫色;花冠藍紫色,上唇直立,略成鐮狀,先端微裂,下唇 較短,先端3裂,中央裂片較長大,并作2淺裂;雄蕊2,花絲短;子房四深裂,花柱著子房底。小堅果橢圓狀倒卵形;ㄆ4~8月,果期 7~9月。分布于華東、華北及湖北、江西、貴州、廣東、遼寧、陜西、甘肅。生于山坡、溝旁向陽草地。 【產地】 主產于四川、安徽、江蘇、山西、河北等地;湖北、遼寧、陜西、甘肅、山東、浙江、河南、江西也產。銷全國。 【栽培】 喜溫暖、潮濕環境,適應性強;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種植為好。用種子繁殖,于3月上旬(北方4月上旬)播種育苗,撒播,每畝用種量約500g,淺播后覆土蓋草,保持苗床濕潤。10~15天出苗,揭去蓋草,及時撥草與間苗,追施稀薄人畜糞水一次。苗高10~ 17cm時移栽,按行株距27~33cm穴裁,穴深5~7cm,每穴1~2株,4~5月追肥1~2次,并注意中耕除草。不留種植株抽出花序應及時摘 除。也可于秋季收獲時分根繁殖,選取粗0.7~1cm根,截成5~7cm長的根段,穴栽。病害有葉斑病,可用1:1:150波爾多液噴霧;蟲害 主要有蠐螬、地老虎、銀紋夜蛾等,均可用90%晶體敵百蟲1500倍液噴殺。 【品種考證】 丹參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以后歷代本草均有收載,《吳普本草》載:“莖華小,方如茬(即白蘇),有毛,根赤,四月華紫,三月五月采根,陰干。”《本草圖經》稱:“二月生苗,高一尺許,莖干方棱,青色。葉生相對,如薄荷而有毛,三月開花, 紅紫色,似蘇花。根赤,大如指,長亦尺余,一苗數根。”《本草綱目》曰:“處處山中有之,一枝五葉,葉如野蘇而尖,青色,皺 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細子,其根皮丹而肉紫。”綜合諸家本草所述,主要形態特征均與現在所用唇形科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 完全相同。 【商品規格】 商品中因產地不同分為丹參、南丹參、甘肅丹參。以四川栽培的丹參質垂最好。按粗細分為一、二等。皆以紫紅、條粗、質堅實、無斷碎條者為佳,外皮脫落、色灰褐者質次。 規格等級標準:野生統貨:呈圓柱形、條短粗、有分支、有扭曲。表面紅色或深淺不一的紅黃色,皮粗糙、多鱗片狀,易剝落。體輕而脆。斷面紅黃 色或棕色,疏松有裂隙,顯筋脈白點。氣微,味甘微苦。家種 一等:呈團柱形或長條狀,偶有分支表面紫紅色或黃紅色,有縱皺紋。質堅綏,皮細而粗壯。斷面灰白色或黃棕色。無纖維。氣 弱、味甘微苦。多為整枝,頭尾齊全,主根上中部直徑在1厘米以上。二等:主根上中部直徑1厘米以下,但不得低于0.4厘米。有單枝及撞斷的碎節。其余同一等。出口商品按粗細大小分5個等級,竹簍裝外套麻布,每件50公斤。山丹參(野生)統貿。 【顯微特征】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木栓細胞,大多含橙色或淡紫棕色物;有時可見落皮層。皮層窄。韌皮部寬廣,篩管群明顯,頹廢篩管群呈橫條狀。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射線甚寬;導管束作2~3歧狀徑向排列,近中心導管較少,向外漸多,常單個或2~12個徑向或切向相接, 后者與木薄壁組織間隔排成層狀;木纖維發達,多分布于導管周圍。少數根的皮層及韌皮部有厚壁組織(纖維或石細胞);栽培品(四川)皮層和韌皮部一般無纖維或石細胞,導管束多,導管稀疏,木 纖維少。丹參粉末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