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對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響 吳茱萸水提取物20g/kg給大鼠灌胃,可使血栓時間明顯延長;在10g/kg劑量,膠原部分凝血活性時間有不同程度延長,20g/kg劑量時KPTT,粘性因數明顯延長。吳茱萸水煎劑對ADP原誘導的兔血小板聚集會明顯的抑制作用。0.1g/ml吳茱萸水煎醇沉提取物抑制離體兔血小板血栓形成,延長血小板凝集時間,抑制纖維蛋白血栓形形成。 5 對子宮平滑肌的作用 吳茱萸熱水提取物對大鼠離體子宮由5經色胺引起的收縮有拮抗作用。從水溶性部分中分離的對羥基福林能使小鼠離體子宮肌松弛,除去對羥基福林后的殘存液,對大鼠子宮呈現明顯的收縮作用。其興奮子宮成分為主氫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和蕓香防。去氫關口英砌興奮子宮作用不被阿托品阻斷,可能被二甲基麥角堿阻斷,提示其可能為5經色胺受體激動劑。吳茱萸的甲酵和水提取物物具有5—烴色胺受體系和力,間接提示去氫吳茱萸堿可能是5攝色胺受體激動劑。去氫吳茱萸堿也能增強乙酰膽堿、5羥色胺、催產素、前列腺素和氯化鋇的收縮子宮作用、前列腺素桔抗劑、吲哚美辛和阿托品能阻斷其收縮子宮作用,因此還可能是通過刺激前列腺素合成產生收縮作用。 6 抑菌和殺蟲作用 吳茱萸煎劑體外對霍亂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些常見的致病性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斑實驗表明,吳茱萸的水和10%甲醇提取物在濃度為0.5-1.0mg/ml時均抑制鏈球菌屬細胞粘附在玻璃表面,表現出預防齲齒的作用。吳茱萸素對感染哥倫比亞SK株病毒的小鼠有抗病毒作用。吳茱萸水煎劑及醇和乙醚提取物在體外都能殺滅豬蛔蟲、蚯蚓及水蛭。 7 其他作用 吳茱萸果實的乙醇提取物對中國倉鼠肺細胞(v-79)有顯著細胞毒作用。從中分離的有效成分為吳茱萸堿。進一步用認V-79細胞、人鼻咽掘細胞(KB)和鼠淋巴細胞慢白血病細胞(P388)所作的細胞毒試驗中,它們的lC50。值分別為V-79為0.19mg/ml;KB為0.98g/m1,P388為0.43mg/kg。此外,吳茱萸果實甲醇提取物油服或腹腔注射對氰化鉀產生的缺氧有明顯抗缺氧作用,可明顯降低死亡率和延長存活時間,有效成分為吳菜英堿和吳茱萸次堿。家兔口服吳茱萸煎劑有利尿作用;鍵康人試服也有利尿效果。 【類】溫里藥 【采收加工】 栽后3年,早熟品種7月上旬,晚熟品種8月上旬,待果實呈茶綠色而心皮未分離時采收,在露水未干前采摘整串果穗,切勿摘斷果枝,曬干,用手揉搓,使果柄脫落,揚凈。如遇雨天,用微火炕干。 【炮制】 1.吳茱萸 《傷寒論》:“洗,湯洗七遍。”《雷公炮制論》:“凡使,先去葉、核并雜物了。”《蘇沈良方》:“湯洗去黑水。”《本草衍義》:“吳茱萸,須深湯中浸去苦烈汁凡六七遍,始可用。”《扁鵲心書》:“泡淡。”《湯液本草》:“洗去苦,日干,桿碎用。”《普濟方》:“去目閉口,沸湯洗通三次。”“銼。”《醫宗粹言》:“熱湯泡去頭水,曬干用。”《醫方叢話》:“滾湯泡七八次,聞桂花香止,曬干。”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果柄、枝梗。 2.制吳茱萸 取凈甘草片置鍋內,加水(1∶5)煎煮兩次,去渣,趁熱加入吳茱萸拌勻,稍潤,候吸盡汁液,用文火炒干,取出放涼。每吳茱萸100kg,用甘草6kg。甘草水制以降低其毒性和燥性,用于治嘔吐,頭痛,疝痛,痛經,腳氣。 3.鹽炒吳茱萸 《雷公炮炙論》:“用大盆一口,使鹽水洗—百轉,自然無涎,日干,任入丸、散中用。修事十兩,用鹽二兩(研作末,投東流水四斗中),分作一百度洗,別有大效。”《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揀凈,半兩,用鹽二錢,水一盞煮之,如此換水煮十四次.各至水盡,遍數足干,炒令紫黑色。”《丹溪心法》:“鹽炒。”《醫宗必讀》:“鹽湯泡過,焙干。”《本草通玄》:“鹽湯浸去烈汁,焙干用,陳久者良,閉口者多毒。”現行,取凈吳茱萸于適當容器內,加入鹽水拌勻,稍潤至盡,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裂開,稍鼓起時,取出放涼。每吳茱萸100kg,用食鹽2kg。 4.黃連制吳茱萸 《奇效良方》:“同黃連一處炒,各半兩。”《醫學入門·本草》:“凡使,湯浸去苦汁六七遍,然后用鹽水或黃連水炒。”《本草備要》:“止嘔,黃連水炒。”《本草害利》:“疏肝胃,黃連木香汁炒。”現行,取凈黃連片或碎塊,置鍋內,加入適量水煎湯,撈出黃連渣,投入凈吳茱萸,悶潤至黃連水吸盡時,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曬干。每吳茱萸100kg,用黃連12kg。 5.酒炒吳茱萸 《食療本草》:“酒煮服。”《圣濟總錄》:“酒浸一宿炒。”《衛生寶鑒》:“好酒少許洗焙。”現行,取凈吳茱萸用黃酒拌勻,悶潤酒盡,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裂開為度,取出放涼。每吳茱萸100kg,用黃酒20kg。 6.醋炒吳茱萸 《雷公炮炙論》:“若用醋煮,即先沸醋三十余沸,后入茱萸,待醋盡曬干。每用十兩,使醋一鎰為度。”《圣惠方》:“一兩用米醋一中盞浸一宿,掘一地坑可深五六寸,用炭火燒令赤,去灰入吳茱萸及醋,用盆合勿令泄氣,候冷取出。”《博濟方》:“醋炒。”《普濟方》:“醋浸一宿,炒令黃色。”現行,取凈吳茱萸用醋拌勻,悶潤至醋盡,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裂開為度,取出放涼。每吳茱萸100kg,用米醋18kg。 7.姜制吳茱萸 《本草害利》:“止嘔,姜汁炒。”現行,取凈吳茱萸用姜汁拌勻,用文火炒干為度。每吳茱萸100kg,用生姜25kg。 貯干燥容器內,制吳茱萸、鹽炒吳茱萸、黃連制吳茱萸、酒炒吳茱萸、醋炒吳茱萸、姜制吳茱萸,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附方】 1.治心中寒,心背徹痛 吳茱萸一升,桂心、當歸各二兩。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漸加至四十丸。(《圣濟總錄》茱萸丸) 2.治嘔吐涎沫,頭痛及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 吳茱萸(洗)一升,人參三兩,生姜(切)六兩,大棗(擘)十二枚。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傷寒論》吳茱萸湯)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