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中藥大全 > 溫里藥 >

肉桂《中藥全書》

時間:2017-06-15 06:43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肉桂《中藥全書》 【名稱】 肉桂 【拼音】 Rougui 【英文】 Cassia Bark 【日文】 ケイヒ 【拉丁文】 Cortex Cinnamomi 【異名】 牡桂《神農本草經》,大桂、筒桂《新修本草》,辣桂《直指方》,玉桂《本草求原》。 【性味歸經】 辛、甘,熱。歸脾、
【標題】
肉桂《中藥全書》
【名稱】
肉桂
【拼音】
  Rougui
【英文】
  Cassia Bark
【日文】
  ケイヒ
【拉丁文】
  Cortex Cinnamomi
【異名】
  牡桂《神農本草經》,大桂、筒桂《新修本草》,辣桂《直指方》,玉桂《本草求原》。
【性味歸經】
  辛、甘,熱。歸脾、腎、心、肝經。
【功效】
  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
【藥用】
  本品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樹皮。
【應用】
  1.用于腎陽衰弱的陽痿官冷,虛喘心悸等。本品甘熱助陽補火,為治命門火表之要藥。常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陽痿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滑精遺尿等,多與附子、熟地、山萸肉等同用,如腎氣丸、右歸飲。若治下元虛衰,虛陽上浮的面赤、虛喘、汗出、 心悸、失眠、脈微弱者,可用本品以引火歸源,常與山茱萸、五味子、人參、牡蠣等同用。
  2.用于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本品甘熱助陽以補虛,辛熱散寒以止痛。治寒邪內侵或脾胃虛寒的皖腹冷痛,可單用研末,酒煎服,或與干姜、高良姜、革茇等同用。治脾腎陽虛的腹痛嘔吐、四肢厥冷、大便溏泄,常與附子、人參、干姜等同用,如桂附理中丸。治寒 疝腹痛,多與吳某萸、小菌香等同用。
  3.用于寒痹腰痛,胸痹,陰疽。本品辛散溫通,能通行氣血經脈、散寒止痛。治風寒濕痹,尤以治寒痹腰痛,本品頗為常用,多與獨活、桑寄生、杜仲等同用,如獨活寄生湯。治胸陽不振,寒邪內侵的胸痹心痛,可與附子、干姜、川椒等同用。治陽虛寒凝之陰疽,亦 取本品甘熱助陽以補虛,辛熱散寒以通脈,可與鹿角膠、炮姜、麻黃等同用,如陽和湯。
  4.用于閉經,痛經。本品辛行溫通力強,溫經通脈功勝,故可用治沖任虛寒,寒凝血滯的閉經、痛經等證,可與當歸、川芎、小茵吞等同用,如少腹逐瘀湯。此外,久病休虛氣血不足者,在補氣益血方中,適加肉桂,能鼓舞氣血生長。
【注意】
  畏赤石脂。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密閉。
【用法用量】
  煎服,2~5g宜后下或煽服;研未沖服,每次1~2g。
【形態】
  常綠喬木,芳香。樹皮灰褐色,幼枝多有四棱,被灰黃色茸毛。葉互生或近對生,革質,長橢圓形至近披針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平滑有光澤,下面有疏柔毛。圓錐花序腋生,花小,白色;花被片6;能育雄蕊9,3輪,第三輪的每一花絲基部有腺體2 個;子房卵形。漿果紫黑色,橢圓形,具淺杯狀果托。花期5~6月,果期10月。廣西、廣東、海南、云南、臺灣、福建、江西、湖南廣為栽培。印度、老撾、越南、印度尼西亞也有栽培。
【產地】
  主產于廣西、廣東等地。以廣西產量最大。國外主產于越南;柬埔寨亦產。國產桂以企邊桂質量最優,主銷北方,浙江、江西等地,板桂主銷東北、華北等地。進口桂以清化桂質量最優,現多不進口。
【栽培】
  喜溫暖濕潤、雨量分布均勻的氣候,我國種植于北緯18°~22°之間,不耐寒,年平均氣溫22~25℃,年降水量1200~2000mm;以排水良好、肥沃的酸性紅色砂壤土為宜;幼苗喜蔭、忌烈日直射,成年樹須陽光充足。主要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2~3月種子成熟,隨 采隨播,或用濕沙混勻貯藏,于3~4月播種,在苗床上開條溝,行距23~27cm,深5~7cm,每隔3~4cm播種子1粒,播后覆土蓋草,每 畝用種子25~30kg。苗期需松土除草與追肥,保持土壤濕潤,搭蔭棚,透光度為30~40%。苗高10cm時間苗,培育1~2年后定植,行株 距3m×2m。定植后,每年春、秋季結合中耕除草追肥1~2次,施堆肥、過磷酸鈣和尿素,施后覆士;每年春、冬進行樹枝修剪;促使樹 干挺直粗壯、通風透光,砍伐或剝皮后,加強撫育管理,以利連續采伐。亦可采用高壓或扦插繁殖。病害有立枯病、褐斑病,可噴1: 1:120波爾多液防治;蟲害有樟紅天牛幼蟲,于成蟲產卵前期,在樹干涂抹白涂劑或用40%樂果乳油注入蛀孔內,再用泥封口,毒殺幼 蟲。
【品種考證】
  本品原名箘桂,《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陶弘景日:“按《神農本草經》唯有箘、牡二桂,而桂用體大同小異,今俗用便有三種,以半卷多脂者,單名桂,入藥最多。”《新修本草》載:“桂有二種,桂皮稍不同,若箘桂老皮堅板無肉,全不堪用;其小被薄卷及二 三重者,或名箘桂,或名筒桂;其牡桂嫩枝皮亦名為肉桂,亦名桂枝。”《本草拾遺》指出:“箘桂、牡桂、桂心,以上三種,并同是 一物。”《本草綱目》云:“桂即牡桂之厚而辛烈者,牡桂即桂之薄而味淡者。”故將桂與牡桂合為一條。又稱桂“即肉桂也,厚而辛 烈,去粗皮用,其去內外皮者即為桂心。”綜上所述,桂、牡桂、箘桂為同一物,因皮之老嫩、薄厚、味之濃淡而引出不同名稱。
【商品規格】
  商品分國產桂及進口桂兩大類:進口桂有清化桂、企邊桂、桂楠、夾桂、筒桂五個規格。國產桂有企邊桂、板桂、黃瑤桂、桂通、桂心、桂碎等規格。進口桂以清化桂質量最優,國產桂以企邊桂質最優。均以大小整齊,外形美觀,皮納而堅實、肉厚而沉重,斷面紫紅 色、油性充足、香氣濃厚、辛、甜味大、嚼之無渣者為佳。
【顯微特征】
  樹皮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細胞,最內層木栓細胞的外壁增厚,木化;皮層較寬厚,散有石細胞、油細胞及粘液細胞;中柱鞘部位有石細胞群排列成近于連續的環層,外側伴有纖維束,石細胞外壁較薄;韌皮部有纖維和油細胞散在;射線細胞含細小草酸鈣針晶。肉桂粉末:
  1.纖維大多單個散在,呈長梭形,邊緣微波狀或有凹凸,壁極厚。
  2.石細胞類方形或圓多角形,壁較厚,有的一邊菲薄。
  3.草酸鈣針晶較細小,成束或零星散在于射線細胞中。
【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1%~2%,油中主成分桂皮醛75%~95%,少量桂皮乙酸酯、丁香酚、桂皮酸、苯丙酸乙酯;另含二萜類化合物桂二萜醇、無水桂二萜醇、乙酰桂二萜醇、肉桂萜醇類及其葡萄糖甙。另據報道,廣西玉林產桂皮,揮發油含量為5.86%,尚含香豆精、反式桂皮酸等及多種微量元素。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