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yī)藥網

黃藥子《中藥學7版》

時間:2017-12-07 10:32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黃藥子《中藥學7版》 【名稱】 黃藥子 【拼音】 Huangyaozi 【出處】 《滇南本草》 【概述】 為薯蕷科植物黃獨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塊莖。主產于湖北、湖南、江蘇等地。秋冬兩季采挖。除去根葉及須根,洗凈,切片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 苦,寒
【標題】
黃藥子《中藥學7版》
【名稱】
黃藥子
【拼音】
  Huangyaozi
【出處】
  《滇南本草》
【概述】
  為薯蕷科植物黃獨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塊莖。主產于湖北、湖南、江蘇等地。秋冬兩季采挖。除去根葉及須根,洗凈,切片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
  苦,寒。有毒。歸肺、肝經。
【功效】
  化痰散結消癭,清熱解毒。
【應用】
  1.癭瘤。本品能化痰軟堅,散結消癭,《斗門方》治項下氣癭結腫,單以本品浸酒飲;亦可與海藻、牡蠣等配伍同用,如海藥散(《證治準繩》)。
  2.瘡瘍腫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本品能清熱解毒,可單用或配其他清熱解毒藥同用。
  此外,本品還有涼血止血作用,可用于血熱引起的吐血,衄血,咯血等;并兼有止咳平喘作用,亦可治咳嗽、氣喘、百日咳等。
【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過量。如多服、久服可引起吐瀉腹痛等消化道反應,并對肝腎有一定損害,故脾胃虛弱及肝腎功能損害者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5~15g;研末服,1~2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調敷,或磨汁涂。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黃藥子含黃藥子素A~H,8-表黃藥子E乙酸酯,薯蕷皂苷元、D-山梨糖醇、二氫薯蕷堿,還含蔗糖、還原糖、淀粉、鞣質。
  2.藥理作用:黃藥子對缺碘所致的動物甲狀腺腫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水煎劑或醇浸物水液對離體腸管有抑制作用,而對未孕子宮則有興奮作用,此外有止血作用。水浸劑體外對多種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直接抑制心肌,醇浸物水液的抑制作用較水煎劑強。
  3.臨床研究: 現(xiàn)代多用黃藥子治甲狀腺疾患及消化、呼吸系統(tǒng)腫瘤,除此之外,還多婦科及皮膚粘膜疾患:如黃藥子浸黃酒后,用消毒棉球浸貼于宮頸表面,治宮頸炎(重慶醫(yī)藥,1988,3:148);用乙醇黃藥子酊,直接涂擦皮損局部,治療銀屑。ㄆつw病防治資料,1986,1:11);黃藥子與樸硝、瓦松一同蒸煮,薰洗患處,治療小兒肛周瘺管有良效(實用中醫(yī)藥雜志,1994,1:16);此外,還可治皮膚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89,1:44)、急性軟組織損傷(遼寧中醫(yī)雜志,1988,10:39)、老年人前列腺肥大性尿潴留(浙江中醫(yī)雜志,1993,3:37)。
  4.不良反應:常規(guī)劑量服用黃藥子制劑后,也會出現(xiàn)口干,有食欲不振、惡心、腹痛等消化道反應。服用過量可引起口、舌、喉等處燒灼痛,流涎,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瞳孔縮小,嚴重者出現(xiàn)黃疸。其直接毒性作用,是該藥或其代替產物在肝內達到一定濃度時干擾細胞代謝的結果,大量的有毒物質在體內蓄積可以導致急性肝中毒,最后出現(xiàn)明顯黃疸,因肝昏迷,也有因窒息,心臟麻痹而死亡。中毒救治:除一般常規(guī)處理外,內服蛋清水或葛根糊、活性炭。靜泳滴注葡萄糖鹽水。給于大量維生素C、B和ATP、輔酶A。也可用大量綠豆湯,或生姜30g榨汁,用白米醋60ml,甘草10g、加水煎成500ml飲用。
【參考文獻】
  l.《開寶本草》:“主惡腫瘡瘺,喉痹,蛇犬咬毒。”
  2.《本草綱目》:“涼血,降火,消癭。解毒。”
  3.《萃金裘本草述錄》:“治肺熱咳嗽,唾血,鼻衄,舌衄,舌腫,咽喉腫痛。”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