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中藥大全 > 溫里藥 >

小茴香《中藥學7版》

時間:2017-06-15 23:14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小茴香《中藥學7版》 【名稱】 小茴香 【拼音】 Xiaohuixiang 【出處】 《新修本草》 【概述】 為傘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實。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實初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生用或鹽水炙用。
【標題】
小茴香《中藥學7版》
【名稱】
小茴香
【拼音】
  Xiaohuixiang
【出處】
  《新修本草》
【概述】
  為傘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實。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實初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生用或鹽水炙用。
【性味歸經】
  辛,溫。歸肝、腎、脾、胃經。
【功效】
  散寒止痛,理氣和胃。
【應用】
  1.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脹痛,少腹冷痛,痛經。本品辛溫,能溫腎暖肝,散寒止痛。常與烏藥、青皮、高良姜等配伍,用治寒疝腹痛,如天臺烏藥散(《醫學發明》);亦可用本品炒熱,布裹溫熨腹部。與橘核、山楂等同用,可治肝氣郁滯,睪丸偏墜脹痛,如香橘散(《張氏醫通》);治肝經受寒之少腹冷痛,或沖任虛寒之痛經,可與當歸、川芎、肉桂等同用。
  2.中焦虛寒氣滯證。本品辛溫能溫中散寒止痛,并善理脾胃之氣而開胃、止嘔。治胃寒氣滯之脘腹脹痛,可與高良姜、香附、烏藥等同用;治脾胃虛寒的脘腹脹痛、嘔吐食少,可與白術、陳皮、生姜等同用。
【注意】
  陰虛火旺者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適量。
【成藥】
  八角茴香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揮發油約3%~6%,主要成分為反式茴香腦、檸檬烯、葑酮、愛草腦、γ-松油烯、α-蒎烯、月桂烯等,少量的香檜烯、茴香腦、茴香醛等。另含脂肪油約18%,其脂肪酸中主要為巖芹酸,還有油酸、亞油酸、棕櫚酸、花生酸、山萮酸等。
  2.藥理作用:本品對家兔在體腸蠕動有促進作用;十二指腸或口服給藥對大鼠胃液分泌及Shay潰瘍和應激性潰瘍胃液分泌均有抑制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并使膽汁固體成分增加;其揮發油對豚鼠氣管平滑肌有松馳作用,并能促進肝組織再生;另有鎮痛及已烯雌酚樣作用等。
  3.臨床研究: 小茴香4~6g,丹參6~12g,木香4~6g,砂仁4~6g,白芍6~12g,臺烏藥4~6g,黨參4~6g,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小兒臍周腹痛145例,服藥3劑后腹痛消失者112例,6劑后腹痛消失33例,全部治愈(中醫雜志,1991,11:39)。另有用小茴香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嵌閉性小腸疝、鞘膜積液、陰囊象皮腫等。
【參考文獻】
  1.《新修本草》:“主諸痿,霍亂及蛇傷。”
  2.《本草匯言》:“■香,溫中快氣之藥也。方龍潭曰,此藥辛香發散,甘平和胃,故《唐本草》善主一切諸氣,如心腹冷氣、暴疼心氣、嘔逆胃氣、腰腎虛氣、寒濕腳氣、小腹弦氣、膀胱水氣、陰■疝氣、陰汗濕氣、陰子冷氣、陰腫水氣、陰脹滯氣。其溫中散寒,立行諸氣,及小腹少腹至陰之分之要品也。”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