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白鮮皮

時間:2015-10-11 01:08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白鮮皮 【拼音】 Baixianpi 【概述】 為蕓香科植物白鮮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主產于遼寧、河北、四川、江蘇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剝取根皮,切片,干燥。生用。 【性味歸經】 苦,寒。歸脾、胃、膀胱經。
【標題】
白鮮皮 
【拼音】
  Baixianpi 
【概述】
  為蕓香科植物白鮮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主產于遼寧、河北、四川、江蘇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剝取根皮,切片,干燥。生用。 
【性味歸經】
  苦,寒。歸脾、胃、膀胱經。 
【功效】
  清熱燥濕,祛風解毒。 
【應用】
  :
  1.濕熱瘡毒、濕疹,疥癬。本品性味苦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祛風止癢之功。常用治濕熱瘡毒、肌膚潰爛、黃水淋漓者,可配蒼術、苦參、連翹等藥用;治濕疹、風疹、疥癬,又配苦參、防風、地膚子等藥用,煎湯內服、外洗。
  2.濕熱黃疸,風濕熱痹。本品善清熱燥濕,可治濕熱蘊蒸之黃疸、尿赤,常配茵陳等藥用,如茵陳湯(《圣濟總錄》);取其既能清熱燥濕,又能祛風通痹,可治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熱痛者,常配蒼術、黃柏、薏苡仁等藥用。 
【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適量。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主頭風,黃疸,咳逆,淋瀝。女子陰中腫痛,濕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2.《藥性論》:“治一切熱毒風、惡風,風瘡疥癬赤爛……主解熱黃、酒黃、急黃、谷黃、勞黃等良。”
  3.《本草綱目》:“白鮮皮,氣寒善行,味苦性燥,足太陰、陽明經,去濕熱藥也。兼入手太陰、陽明,為諸黃風痹要藥。世醫止施之瘡科,淺矣!”
  現代研究】
  1.化學成份:本品含白鮮堿,白鮮內酯,葫蘆巴堿、膽堿、谷甾醇、白鮮腦交酯、?皮酮、黃柏酮、黃柏酮酸等。
  2.藥理作用:本品水浸劑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氏小芽孢癬菌、鐵銹色小芽孢癬菌、羊毛狀小芽孢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多種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有解熱作用;白鮮堿對家兔和豚鼠子宮平滑肌有強力的收縮作用,小劑量白鮮堿對離體蛙心有興奮作用,對離體兔耳血管有明顯的收縮作用;本品揮發油在體外有抗癌作用。
  3.臨床研究: 用白鮮皮粉內服,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18例,痊愈12例,好轉1例(陜西中醫,1991,1:33);用白鮮皮、地骨皮、苦參、甘草,水煎趁熱濾出藥液,先熏洗患處,待溫度適宜時浸泡患處,平時患處外涂甘草油。治療手足皸裂50例,總有效率為96%(內蒙古中醫藥,1990,4:12)。 
【圖片】
  白鮮
  白鮮《中藥學》
  白鮮《本草綱目》
  白鮮皮
  白鮮皮植株
  白鮮皮藥材及飲片
  藥材白鮮皮
  藥材白鮮皮橫切面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