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龍膽《中藥學7版》

時間:2015-10-10 23:22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龍膽《中藥學7版》 【名稱】 龍膽 【拼音】 Longdan 【出處】 《神農本草經》 【概述】 為龍膽科植物條葉龍膽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龍膽G. scabra Bge.、三葉龍膽G. triflora Pall. 或堅龍膽G.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莖。前三種習稱
【標題】
龍膽《中藥學7版》 
【名稱】
龍膽 
【拼音】
  Longdan 
【出處】
  《神農本草經》 
【概述】
  為龍膽科植物條葉龍膽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龍膽G. scabra Bge.、三葉龍膽G. triflora Pall. 或堅龍膽G.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莖。前三種習稱“龍膽”,后一種習稱“堅龍膽”。各地均有分布。以東北產量最大,故習稱“關龍膽”。春、秋二季采挖,洗凈,曬干,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
  苦,寒。歸肝、膽經。 
【功效】
  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應用】
  1.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本品苦寒,清熱燥濕之中,尤善清下焦濕熱,常用治下焦濕熱所致諸證。治濕熱黃疸,可配苦參用,如苦參丸(《雜病源流犀燭》),或配梔子、大黃、白茅根等藥用,如龍膽散(《圣惠方》);若治濕熱下注,陰腫陰癢、濕疹瘙癢、帶下黃臭,常配澤瀉、木通、車前子等藥用,如龍膽瀉肝湯(《蘭室秘藏》)。
  2.肝火頭痛、目赤耳聾、脅痛口苦。本品苦寒沉降,善瀉肝火膽實火,治上述諸癥,多配柴胡、黃芩、梔子等藥用,如龍膽瀉肝湯(《蘭室秘藏》)。
  3.驚風抽搐。取本品清瀉肝膽實火之功,可用治肝經熱盛,熱極生風所致之高熱驚風抽搐,常配牛黃、青黛、黃連等藥用,如涼驚丸(《小兒藥性直決》),或配黃柏、大黃、蘆薈等藥用,如當歸蘆薈丸(《宣明論方》)。 
【注意】
  脾胃寒者不宜用,陰虛津傷者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3—6g。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龍膽苦苷、獐牙菜苦苷、三葉苷、苦龍苷、苦樟苷、龍膽黃堿、龍膽堿、秦艽乙素、秦艽丙素、龍膽三糖、?—谷甾醇等。
  2.藥理作用:龍膽水浸劑對石膏樣毛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也有抑制作用;所含龍膽苦苷有抗炎、保肝及抗瘧原蟲作用;龍膽堿有鎮靜、肌松作用,大劑量龍膽堿有降壓作用,并能抑制心臟、減緩心率;龍膽有抑制抗體生成及健胃作用。
  3.臨床研究: 結合傳統用本品治療濕熱黃疸、目赤等證,現代臨床用以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等病;用龍膽草、丹參、川芎,水煎服,大便秘結者加大黃,治療帶狀皰疹42例,全部治愈(河北中醫,1984,2:27);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0例,連續服藥1個月,痊愈23例,顯效5例(中華皮膚科雜志,2000,2:130);用加味龍膽瀉肝湯治療肛腸病(包括肛門濕疹、炎癥外痔、肛裂、內痔嵌頓、初期肛周膿腫等)800例,療效顯著(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01,5:343)。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
  2.《珍珠囊》:“去目中黃及睛赤腫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
  3.《藥品化義》:“膽草專瀉肝膽之火,主治目痛頸痛,兩脅疼痛,驚癇邪氣,小兒疳積,凡屬肝經熱邪為患,用之神妙。其氣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濕熱,若囊癰、便毒、下疳,及小便澀滯,男子陽挺腫脹,或光亮出膿,或莖中癢痛,女人因癃作痛,或發癢生瘡,以此入龍膽瀉肝湯治之,皆苦寒勝熱之力也。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