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苦參《中國藥典》
【名稱】
苦參
【拼音】
Kushen
【英文】
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概述】
本品為豆科植物苦參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頭及小支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
【性味歸經(jīng)】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jīng)。
【應用】
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注意】
不宜與藜蘆同用。
【貯藏】
置干燥處。
【用法用量】
4.5~9g。外用適量,煎湯洗患處。
【理化鑒別】
(1) 取本品橫切片,加氫氧化鈉試液數(shù)滴,栓皮即呈橙紅色,漸變?yōu)檠t色,久置不消失。木質部不呈現(xiàn)顏色反應。
(2) 取本品粗粉1g,加含 0.5%鹽酸乙醇溶液2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加氨試液使呈中性,蒸干,殘渣加 1%鹽酸溶液10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分置三支試管 中,一管中加碘化鉍鉀試液,生成紅棕色沉淀;一管中加碘化汞鉀試液,生成黃白色沉 淀;另一管中加碘化鉀碘試液,生成棕褐色沉淀。
(3)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加熱回流10分鐘,濾過。取濾液1ml,置試管中,加鎂粉少量與鹽酸3~4滴,加熱,顯紅色;另取濾液點于濾紙上,噴以5%三氯化鋁乙醇 溶液,晾干,置紫外光燈(254nm) 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
(4) 取本品粉末0.5g,加氯仿25ml、濃氨試液0.3ml,放置過夜,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氯仿0.5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氧化苦參堿和槐定堿對照品,加乙醇 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 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用 2%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 以苯-丙酮-甲醇(8:3:0.5)為展開劑,展開,展距約8cm ,取出,晾干,再以甲苯- 醋酸乙酯-甲醇-水(2:4:2:1)10℃以下放置后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展距同上, 取出,晾干,依次噴以碘化鉍鉀試液和亞硝酸鈉乙醇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 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兩個橙色斑點。
【含量測定】
取本品粗粉約2g[同時另取本品粗粉測定水分(附錄Ⅸ H 第一法)],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氯仿50ml、濃氨試液1ml,密塞,稱定重量,時時振搖, 放置24小時后,再稱定重量,用氯仿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液25ml, 置蒸發(fā)皿中,蒸干,殘渣加無水乙醇使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釋至刻度,搖勻,作 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經(jīng)五氧化二磷減壓干燥至恒重的苦參堿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無 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精密 吸取供試品溶液3~10μl、對照品溶液2μl與4μl,分別交叉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 苯-丙酮-醋酸乙酯-濃氨試液(2:3:4: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碘化鉍鉀試液, 再噴以少量5%亞硝酸鈉溶液至斑點顯色清晰,在薄層板上覆蓋同樣大小的玻璃板,周圍用 膠布固定,放置2小時后,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 薄層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S]> =480nm,λ<[R]>=650nm,測量供試品吸收度積分值與對照品吸收度積分值,計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苦參堿(C15H24N2O) 不得少于0.080%。
【炮制】
除去殘留根頭,大小分開,洗凈,浸泡至約六成透時,潤透,切厚片,干燥。
【性狀】
本品呈長圓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長10~30cm,直徑1 ~ 2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剝落,剝落處顯黃色, 光滑。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切片厚3~6mm;切面黃白色,具放射狀紋理及裂 隙,有的可見同心性環(huán)紋。氣微,味極苦。
【圖片】
苦參
藥材苦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