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牡丹皮《中藥全書》
【名稱】
牡丹皮
【拼音】
Mudanpi
【英文】
Tree Peony Bark
【日文】
ボタンピ
【拉丁文】
Cortex Moutan
【異名】
牡丹根皮《本草綱目》,丹皮《本草正》,丹根(貴州),木芍藥,洛陽花。
【性味歸經】
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
【功效】
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
【藥用】
本品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應用】
1.用于斑疹吐衄。本品微寒,能清營分、血分實熱,有涼血止血之功。治溫病熱入營血,迫血妄行,發斑發疹,吐血扭血,多與生地黃、赤芍同用。
2.用于溫邪傷陰,陰虛發熱。本品豐寒,善于清透陰分伏熱。多用治溫病后期,邪伏陰分,津液已傷,夜熱早涼,熱退無汗之證,常與鱉甲、生地黃、知母等同用,如青蒿鱉甲湯。
3.用于血滯經閉,痛經癥瘕,跌打損傷。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治血滯經閉、癥瘕等,常與桃仁、赤芍、桂枝同用,如桂枝茯苓丸;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常與當歸,桃仁、乳香等同用。
4.用于癰瘍腫毒,腸癰腹痛。本品苦寒,清熱涼血,散瘀消癰。用治火毒熾盛,癰腫瘡毒,可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同用;用治腸癰初起,多配伍大黃、桃仁、芒硝等,如大黃牡丹皮湯。
【注意】
血虛有寒,月經過多及孕婦不宜用。
【貯藏】
置陰涼干燥通風處,丹皮片置有蓋容器中,或與澤瀉片混裝在容器中則澤瀉不蟲蛀,丹皮片不變色。
【用法用量】
煎服,8~12g。散熱涼血生用,活血散瘀酒炒用,止血炒炭用。
【形態】
落葉小灌木。根圓柱形,外皮灰褐或紫棕色,有香氣。二回三出復葉互生,小葉卵形,頂生小葉常3裂,側生小葉不等2裂至3淺裂或不裂,下面粉白色。花單生莖頂,萼片5,花瓣5或重瓣,白色、紅紫色或黃色;雄蕊多數;心皮5,密生細毛,花盤完全包被心皮。蓇葖果 卵圓形,密生褐色短毛。花期5~7月,果期7~8月。分布于河北、河南、山東、四川、陜西、甘肅等地。全國備地栽培。
【產地】
主產于四川、安徽、山東;陜西、河南、湖南、廣東等地亦產。以四川、安徽產量最大,安徽的鳳丹皮質量最佳。銷全國,并出口。
【栽培】
喜溫暖,耐旱怕澇;宜種于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于9~10月收獲時分株繁殖,在切下粗根和中等根加工入藥后,從根頸處縱劈成3~5株,每株留芽2~3個和少量細根。按行株距各66cm穴栽,穴深33~50cm,每穴1株,栽后覆土壓實;或在秋冬季,選2~3年生植 株,高地6cm處剪斷,培±10~17cm,保持土壤濕潤,促使根蘗,于次年秋季行分株繁殖。也可在8~9日(白露前后)采收種子立即播 種或沙藏至春季播種,條播,行距26~33cm,溝深約5cm,播幅約10cm,覆土蓋草,培育二年后移栽,行株距各0.65m,栽后覆土澆水, 適時松土除草,每年追肥2~3次。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整地時每畝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2kg拌混草木灰30kg消毒土壤;葉斑病于發病 前噴1:1:200的波爾多液。地下害蟲有蠐培,用90%晶體敵百蟲1500倍液灌穴。
【品種考證】
牡丹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名醫別錄》載:“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漢中。”《本草經集注》云:“今東間亦有,色赤者為好。”《新修本草》載:“生漢中。劍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實圓綠,冬實赤色,凌冬不調,根似芍藥,肉白皮 丹。”《本草圖經》載:“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花有黃紫紅白數色。此當是山牡丹,其莖梗枯燥,黑白色。二月 于梗上生苗葉,三月開花,其花葉與人家所種者相似,但花止五六葉耳。五月結子黑色,如雞頭子大。根黃白色,可五七寸長,如筆管 大..近世人多貴重,圃人欲其花之詭異,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開,其狀百變。”《本草綱目》載:“牡丹以色丹者為上, 雖結子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丹。唐人謂之木芍藥,以其花似芍藥,而宿干似木也。”綜上所述,古今所用之牡丹皮,其原植物品種基 本一致。
【商品規格】
1.鳳丹 圓筒狀,長均勻、微彎,兩端剪平,縱形隙口緊閉,表面褐色,皮細肉厚。質硬而脆。斷面粉白色,粉質足,有亮銀星,香氣濃,味微苦澀。無術心、青丹。一等:長8cm以上,中部圍粗2.5cm以上云二等:長5cm以上,中部圍粗1.8cm以上;三等:長4cm以 上。中部圍粗1cm以上。四等:不合一、二、三等的細條及斷支碎片,圍粗不小于0.6cm。
2.連丹(原丹) 圓筒狀,條均勻、稍彎曲,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脫落處顯粉棕色。質硬而脆,斷面粉白色或淡褐色,粉性,有香氣,味微苦澀。一等:長6cm以上,中部圍粗2.5cm以上,碎節不超過5%,無本心。二等:長5cm以上,中部圍粗1.8cm以上,余同一 等。三等:長4cm以上,中部圍粗1cm以上,余同一等。四等:不合一、二、三等的細條及斷支碎片,圍粗不小于0.6cm,無木心、碎 末。
3.刮丹 圓筒狀,條均勻,刮去外皮。表面粉紅色,在節疤、皮孔、根痕處偶有未去凈的栓皮,形成棕褐色的花斑。質堅硬,斷面粉白色,有粉性。氣香濃,味微苦澀。一等:長6cm以上,中部圍粗2.4cm以上,皮刮凈,色粉紅,碎節不超過5%,無術心。二等:長5cm以 上,中部圍粗1.7cm以上,余同一等。三等:長4cm以上,中部圍粗0.9cm以上,余同一等。四等:不合一、二、三等長度的斷支碎片,無 木心、碎末。
4.出口商品分刮丹和連丹兩種,均分一、二兩等。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