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秦艽
【拼音】
Qinjiao
【概述】
為龍膽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莖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G.dahurica Fiseh.的干燥根。前三種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種習稱“小秦艽”。主產(chǎn)于陜西、甘肅、內(nèi)蒙古、四川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及麻花艽曬軟,堆置“發(fā)汗”至表面呈紅黃色或灰黃色時,攤開曬干,或不經(jīng)“發(fā)汗”直接曬干;小秦艽趁鮮時挫去黑皮,曬干。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jīng)】
辛、苦,平。歸胃、肝、膽經(jīng)。
【功效】
祛風濕,通絡止痛,退虛熱,清濕熱。
【應用】
1.風濕痹證。本品辛散苦泄,質(zhì)偏潤而不燥,為風藥中之潤劑。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jié)酸痛,無問寒熱新久均可配伍應用。其性偏寒,兼有清熱作用,故對熱痹尤為適宜,多配防己、牡丹皮、絡石藤、忍冬藤等;若配天麻、羌活、當歸、川芎等,可治風寒濕痹,如秦艽天麻湯(《醫(yī)學心悟》)。
2.中風不遂。本品既能祛風邪,舒筋絡,又善“活血榮筋”,可用于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四肢拘急,舌強不語等,單用大量水煎服即能奏效。若與升麻、葛根、防風、芍藥等配伍,可治中風口眼喎斜,言語不利,惡風惡寒者,如秦艽升麻湯(《衛(wèi)生寶鑒》);與當歸、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可治血虛中風者,如秦艽湯(《不知醫(yī)必要》)。
3.骨蒸潮熱,疳積發(fā)熱。本品能退虛熱,除骨蒸,亦為治虛熱要藥。治骨蒸日晡潮熱,常與青蒿、地骨皮、知母等同用,如秦艽鱉甲散(《衛(wèi)生寶鑒》);若與人參、鱉甲、柴胡等配伍,可治肺痿骨蒸勞嗽,如秦艽扶羸湯(《楊氏家藏方》);治小兒疳積發(fā)熱,多與薄荷、炙甘草相伍,如秦艽散(《小兒藥證直訣》)。
4.濕熱黃疸。本品苦以降泄,能清肝膽濕熱而退黃。《海上集驗方》即單用為末服;亦可與茵陳蒿、梔子、大黃等配伍,如山茵陳丸(《圣濟總錄》)。
此外,本品尚能治痔瘡、腫毒等。
【用法用量】
煎服,3~9g。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秦艽堿甲、乙、丙,龍膽苦苷,當藥苦苷,褐煤酸,褐煤酸甲酯,櫟癭酸,α-香樹脂醇,β-谷甾醇等。
2.藥理作用:秦艽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熱、抗炎作用;能抑制反射性腸液的分泌;能明顯降低胸腺指數(shù),有抗組胺作用;對病毒、細菌、真菌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秦艽堿甲能降低血壓、升高血糖;龍膽苦苷能抑制CCl4所致轉(zhuǎn)氨酶升高,具有抗肝炎作用。
3.臨床研究: 用秦艽注射液肌內(nèi)注射,用于風寒引起的周身疼痛,以及多年風濕性腰腿痛,均有止痛效果;治療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有顯著的鎮(zhèn)痛、消腫、退熱和恢復關(guān)節(jié)功能的作用。又據(jù)報道:每6小時肌內(nèi)注射秦艽注射液1次,每次2~5ml(每1ml含生藥0.625g),治療腦脊髓膜炎21例,3~7天治愈(哈爾濱中醫(yī),1960,5:27);將秦艽、防己各等份研末,術(shù)前半小時服0.6g,術(shù)后每6小時服1次,預防牙拔除并發(fā)癥36例,有顯著的止痛和消腫效果(冶金醫(yī)學,1987,1:73)。
4.不良反應:曾有報道4例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患者,口服秦艽堿甲100mg,1日3次,共4~13天,先后均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反應。1例患者服lOOmg后感心悸及心率減緩,但很快恢復。
【參考文獻】
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jié)痛,下水,利小便。”
2.《名醫(yī)別錄》:“療風無問久新,通身攣急。”
3.《馮氏錦囊秘錄》:“秦艽風藥中之潤劑,散藥中之補劑,故養(yǎng)血有功。中風多用之者,取祛風活絡,養(yǎng)血舒筋。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耳。”
【附注】
各地作秦艽藥用的尚有:天山秦艽 G.tianschanica Rupr.;西藏秦艽 G. tibetica King ex Hook. f.;中亞秦艽 G. kaufmanniana Regel et Schmalh.;管花秦艽 G. siphonantha Maxim. ex Kusnez.;斜生秦艽 G.decumbens L. f。
【圖片】
小秦艽
![]()
秦艽
![]()
秦艽《常用中藥》
![]()
秦艽《本草圖苑》
![]()
秦艽《本草綱目》
![]()
秦艽藥材及飲片
![]()
粗莖秦艽
![]()
藥材秦艽(小秦艽)
![]()
藥材秦艽(秦艽)
![]()
藥材秦艽(麻花艽)
![]()
【表格】
秦艽《中藥歌決》
【歌決】
秦艽苦平藥性平,歸胃大腸肝膽經(jīng);
解熱鎮(zhèn)痛祛風濕,通利二便活血靈;
血虛風痹結(jié)核熱,黃疸拘攣服即寧。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