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蟾酥《中藥全書》(3)

時間:2020-02-28 13:01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4)。 4.治療結核性及慢性骨髓炎瘺管 用蟾酥香油紗布條(蟾酥0.1g磨細,加入香油lOOml攪拌均勻,浸濕紗布條)充填傷口,保留1~2小時,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用于結核性瘺管40例,病史最短6個月,最長10年以上,多數

  [4)。
  4.治療結核性及慢性骨髓炎瘺管 用蟾酥香油紗布條(蟾酥0.1g磨細,加入香油lOOml攪拌均勻,浸濕紗布條)充填傷口,保留1~2小時,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用于結核性瘺管40例,病史最短6個月,最長10年以上,多數1~5年。病變部位計頸部19例,腋下9例,胸壁6 例,鼠蹊部3例,腹部1例,其他2例。瘺管深度平均8.5cm,最淺者2.5cm,最深者18cm。全部病人不配合其他療法。療效:臨床治愈 (瘺管消失,傷口愈合)36例,好轉(瘺管縮短2/3;或傷口縮小2/3)4例,有效率100%;有1例4年后復發,再經用本法治療20余日而愈。治愈時間:3個月以內20例,4~5個月以內9例,6~8個月以內7例。治療時個別病例局部有刺激性疼痛,對潰瘍面較大的病人則有短期發 燒。余未見不良反應[5)。
  5.治療化膿性感染 用蟾酥水溶性總成分注射液10~20mg肌注,每日2次,小兒酌減。臨床觀察250例,計急性扁桃體炎72例,各種膿腫62例,癤、癰34例,急性乳腺炎18例,急性淋巴管及淋巴結炎14例,冠周炎及牙周炎12例,膿疤病9例,其他化膿性炎癥29例。臨床癥狀 除局部紅、腫、熱、痛及機能障礙外,伴有惡寒發熱、全身不適138例,其中體溫38~39℃者105例,38℃以下者33例。療效:痊愈(臨床 癥狀、體征消失,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正常)204例,好轉(癥狀及體征減輕,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有改善)29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為93.2%,療程最短1日,最長21日。(6)
  6.治療惡性腫瘤 ①用蟾酥水溶性總成分注射液每次lOmg口服,日服3次,治療110例食管及賁門癌,近期療效滿意。如與呋喃氟脲嘧啶化學抗癌藥同用可提高療效[7)。②用蟾酥水溶性總成分注射液每日20mg肌注,用于治療肝、肺等多種晚期癌腫44例,顯效8例,有效 22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68.18%[8)。③亦有用本品每次20mg每日2次肌注,3~6個月為1療程,停藥1月開始第2療程,治療晚期癌腫 218例,用藥后,主客觀癥狀好轉時間—般為1~2周;基本治愈3例,臨床治愈2例,顯效19例,有效105例,無效90例,總有效率為58. 72%;其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別為42.66%、6.42%、2.29%。據臨床觀察,使用本品不但能緩解臨床癥狀,縮小病灶,提高機體 免疫功能,同時對于放、化療所致的白細胞、血小板下降等副反應,均能改善。本品無明顯毒性反應,僅個別患者藥后出現心悸等輕度 不適[9)。
  7.用于表面麻醉 ①用于扁桃體切除術。將蟾酥投入75%乙醇中溶解,制成1%~4%酊劑。每次用量按25~50mg生藥掌握,用棉球蘸蟾酥酊(約2.5~3.Oml)涂于咽后壁、咽前弓、咽后弓及扁桃體,共2次。涂藥3~5分鐘即可手術,術前應常規投予鎮靜劑、阿托品(注射) 等;個別咽反射重者,局部噴灑1%蟾酥酊1~2次。經150例手術觀察,結果表明,其表麻效果與普魯卡因局麻相同,優良率達98%;且 無過敏反應,具有創口水腫輕、偽膜形成迅速、咽部功能恢復快等優點。此外,本方法還用于鼻息肉切除、部分下鼻甲切除、鼻中膈粘 膜下矯正術等鼻科手術,效果也比較滿意[10)。②用于拔牙,取蟾酥15g,浸于70%乙醇200m1中,1周后過濾,與等量的2%碘酒混合成蟾 酥酊。先將病牙齦部擦干,再用棉簽蘸蟾酥酊涂于病牙齦部及牙周袋內,約3分鐘即可試拔,若感疼痛,可再涂1~2次后拔。共拔病牙67 例,有效率100%,優良率占85%[11)。
  8.治療外耳道炎 蟾酥1g,薄荷適量,甘油200ml 。上藥混合,用棉花簽蘸藥液涂于患處,每日2-3次,治療55例,鎮痛消炎效果良好。(《現代中藥臨床研究》403頁)
【參考文獻】
  [1)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新醫藥通訊,1972,(5):46
  [2)徐熾度,等.中華心血管疾病雜志,1981,9(3):227
  [3)江蘇醫院,等.中草藥通訊,1978,(3):29
  [4)許長照,等.江蘇中醫雜志,1980,(3):19
  [5)劉德厚.中藥通報,1981,(6):35
  [6)張瑜瑾,等.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江蘇分會:論文匯編.1987:3
  [7)閔峰,等.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7,(1):13
  [8)彭德淥.上海中醫藥雜志,1980,(2):33
  [9)蔣庭章,等.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8,(1):22
  [10)劉文斗,等.吉林醫學,1980,(2):24
  [11)高郵縣三垛衛生院.中草藥通訊,1978,(9):30
【藥論】
  1.論蟾酥攻毒拔毒之功 ①繆希雍:“蟾酥,其味辛甘,氣溫散,能發散一切風火抑郁、大熱癰腫之候,為拔疔散毒之神藥,第性有毒,不宜多用,入發汗散毒藥中服者,尤不可多。”(《本草匯言》)②倪朱謨:“蟾酥,療疳積,消臌脹,解疔毒之藥也。能化解一 切瘀郁壅滯諸疾,如積毒、積塊、積脹、內疔癰腫之證,有攻毒拔毒之功也。”(《本草匯言》)③黃宮繡:“蟾酥,味辛氣溫有毒, 能拔一切風炎熱毒之邪,使之外出。蓋邪氣著人肌肉,郁而不解,則或見為疔腫發背、陰瘡、陰蝕、疽癘惡瘡,故必用此辛溫以治之, 蓋辛主散,溫主行,使邪盡從汗出,不留內入,而熱自可除矣。但性有毒,止可外治取效;即或用丸劑,亦止二、三、四厘而已,多則 能使毒人。其用作丸投服,亦宜雜他藥內,毋單服也。”(《本草求真》)
  2.論蟾酥能開竅辟惡 黃鈺:“蟾酥,善開竅辟惡搜邪,惟諸閉證急救方中用之,以開其閉。然服食總宜謹慎,試以少許置肌膚,頓時起泡蝕爛,其性可知。研末時鼻聞之,即嚏不止,故取嚏藥中用之。”(《本經便讀》)
【附注】
  1.干蟾為蟾蜍的干燥全體。東北、華北地區不去內臟,華東、中南、華南各地常去內臟。含與蟾酥類同成分,尚含蟾酥色素(bufochrome)即三氧丙基蝶日素(trioxypropylpterisin)。用于小兒癆熱、疳積、腹脹泄瀉、慢性支氣管炎,外用治癰腫惡性瘡。又試用于腸 粘連,淋巴結結核,脈管炎及腫瘤,有一定療效。用量3~5g。
  2.花背蟾蜍Bufo raddei Strauch體長至8cm,頭寬大于長,無黑色角質棱;雌性背面淡綠色,花斑醬色,瘰粒上有土紅色點;雄性背面橄欖黃色,有不規則花斑,瘰粒較多,灰色,其上有紅點;雌、雄兩性腹面均為乳白色,通常無斑點。分布于東北、華北地區。制取的蟾 酥亦供藥用,但脂蟾毒配基等成分含量甚低,品質較次。
【錄自】
  《中藥全書》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