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雄黃《青陽客! 【名稱】 雄黃 【英文】 Realgar 【拉丁文】 Realgar 【異名】 黃金石(《本經》),石黃(《本草經集注》),黃石(《藥性論》),熏黃(《新修本草》),天陽石(《石藥爾雅》),雞冠石(《石雅》)。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有毒。歸肝、胃經。 【功效】 解毒,殺蟲,燥濕,祛痰。 【藥用】 為簡單硫化物類雄黃族礦物雄黃Realgar。 【應用】 1.用于癰腫疔瘡,濕疹疥癬,蛇蟲咬傷。雄黃有良好解毒作用。治癰腫疔瘡,常與乳香、沒藥等活血消癰藥同用,如《外科全生集》醒消丸,治濕疹疥癬,配等量白礬為散,清茶調涂患處,以增強收濕止癢功效,如《醫宗金簽》二味拔毒散;治蟲蛇咬傷,可單用雄黃粉,香油調涂患處或用黃酒沖服。 2.用于蟲積腹痛。本品有殺蟲作用。可用于蛔蟲等腸寄生蟲病引起蟲積腹痛,常與檳榔、牽牛子等驅蟲藥同用。此外,亦治蟯蟲病引起的肛門瘙癢,可用本品與銅綠為末撒于肛門處,或用雄黃粉、凡士林制成的紗布條塞于肛門內。 此外,本品亦有燥濕祛痰、截瘧作用,還可用于哮喘、瘧疾、驚癇等證。 【注意】 本品辛熱有毒,內服宜慎,中病即止,不可多服久服。外用亦不可大面積涂搽或長期持續使用,以免皮膚吸收畜積中毒。孕婦及陰虧血虛者禁服,其中毒癥狀主要為上吐下瀉。 【用法用量】 0.15 - 0.30 g 【形態】 雄黃Realgar 晶體結構屬單斜晶系。晶體細小,呈柱狀、短柱狀或針狀,但較少見。通常多呈粒狀,致密塊狀,有時呈土狀、粉末狀、皮殼狀集合體。橘紅色,表面或有暗黑及灰色的青色。條痕淺橘紅色。晶體呈金剛光澤,斷口樹脂光澤。硬度1.5~2,相對密度3.56,陽光久照會發生破壞而轉變為淡橘紅色粉末。錘擊之有刺鼻蒜臭。 雄黃主要為低溫熱液、火山熱液礦床中的典型礦物,與雌黃緊密共生。還見于溫泉沉積和硫質噴氣孔的沉積物里。偶而發現于煤層和褐鐵礦層中,為有機質分解所產生的硫化氫與含砷溶液作用的產物。主產于甘肅、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產地】 主產于湖南慈利、石門,貴州郎岱、思南,湖北、甘肅、云南、四川亦產。銷全國各地,并出口。 【品種考證】 雄黃始載于《本經》,列為中品。《別錄》曰:“雄黃生武都(在今甘肅省)山谷、敦煌山(在今甘肅。┲。采無時。”《抱樸子》亦云:“雄黃當得武都山所出者,純而無雜,其赤如雞冠,光明曄曄者,乃可用耳。”《本草經集注》稱:“好者作雞冠色,不臭而堅實,若黯黑而虛軟者不好也。武都、氏羌是為仇池。宕昌(在甘肅)亦有,與仇池正同而小劣。”《新修本草》曰:“宕昌、武都者為佳,塊方數寸,明澈如雞冠,或以為枕,服之辟惡。”《本草圖經》曰:“今階州山中有之(在甘肅省)。形塊如丹砂,明澈不夾石,其色如雞冠者為真。”又曰:“又階州接西戎界,出一種水窟雄黃,生于山巖中有水泉流處,其石名青煙石、白鮮石。雄黃出其中,其塊大者如胡桃,小者如粟豆,上有孔竅,其色深紅而微紫,體極輕虛,而功用勝于常雄黃,丹灶家尤所貴重。”以上這些記載均為目前所用雄黃具有的特征及其主要產地,故古今所用雄黃的礦物來源完全相符。 ①《名醫別錄》:“雄黃,生武都山谷,煌山之陽,采無時。” ②陶弘景:“(雄黃)好者作雞冠色,不臭而堅實。若黯黑及虛軟者不好也。”③《唐本草》:“出石門名石黃者亦是雄黃,而通名黃金石。石門者最為劣爾。”④《日華子本草》:“雄黃,通赤亮者為上,驗之可以蟲死者為真,臭氣少,細嚼口中含湯不激辣者通用。”⑤《本草圖經》:“雄黃,今階州山中有之。形塊如丹砂,明澈不夾石,其色如雞冠者為真。又階州接西域界,出一種水窟雄黃,生于山巖中,有水泉流處。其石名青煙石、白鮮石,雄黃出其中,其塊大者如胡桃,小者如粟豆,上有孔竅,其色深紅而微紫,體極輕虛,而功用勝于常雄黃。”⑥《本草蒙筌》:“誤中(雄黃)毒者,防己解之。” 【商品規格】 商品規格 商品常分為雄黃、明雄、燒雄等規格。 (1)雄黃 呈塊狀或粉末狀;深紅色或橙紅色;塊狀者又名蘇雄黃,有光澤;粉末狀者,質疏松易碎。藥用較廣。 (2)明雄 又名雄精,多呈塊狀,鮮紅色,半透明,經加工成橢圓形,多隨身佩帶,作裝飾品,故又名腰黃。過去有的加工成杯狀,稱為雄黃杯。 (3)燒雄 為雄黃提煉加工品。呈塊狀,色紫紅;無光澤;條痕黃色,質較硬脆,易砸碎,斷面膠質狀,不呈結晶性,常具細砂孔,微有硫黃氣味。主產貴州。含二硫化二砷(As2S2)低于雄黃。 雄精:赤如雞冠,光澤鮮艷,明徹不臭者。品質最優。 腰黃:色黃質輕,略透明,有光澤,品質較優,但次于雄精者。 雄黃:色紅勝于腰黃,而透明度及光澤又遜于腰黃者。 明雄黃:又名明雄。習指品質優良的雄黃。包括雄精和腰黃兩種。銷全國,并出口。 刁雄:為雄黃的提煉加工品。色紫紅無光澤,呈塊狀,質堅硬,砸碎斷面呈樹脂狀,微有臭氣。主供出口。 蘇維黃:又名蘇雄黃。雄黃之呈塊狀者。 蘇尖:又名淘尖。雄黃之呈粉末狀者。 水窟雄黃:產于武都地區者。 均以塊大、色紅、光澤鮮艷、透明不臭者為佳。 【化學成分】 主含四硫化坤As4S4(其化學代表式為As2S2);尚含少量鋁、鐵、鈣、鎂、硅等元素。 【理化鑒別】 雌黃與雄黃的性狀比較相似,但雌黃為黃色,雄黃則呈紅色或橘紅色,可以區別。 【藥理作用】 體外試驗對常見化膿性球菌,腸道致病菌,人型、牛型結核桿菌,恥垢桿菌及堇色毛菌等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采收加工】 雄黃在礦中質軟如泥,見空氣即變堅硬,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除去雜質泥土。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