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關鍵詞 運動 夏練三伏悠著點 很多人信奉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尤其是夏季健身,很容易讓人大汗淋漓,但有些人意猶未盡,繼續高強度運動,希望汗流得再多些,覺得這樣運動健身或減肥的效果會更好。 專家提醒,健身不能盲目追求運動快感,特別在夏季出汗多、消耗大的狀況下,健身者更要注意把握運動的度,以免消耗過多,對人的某些機能產生損傷。 專家指出,夏季要適當出汗,但并非要運動到大汗淋漓才好,事實上,這樣很容易造成身體脫水。同時,夏季運動后人的體溫明顯升高,加上高溫天氣影響,很容易引起中暑,所以一般人應該避免進行極限運動和無氧運動,最好采用有氧勻速運動,心率控制在小運動量區域,即120次/每分鐘左右即可。中老年人還應該慢一些。 夏季長時間在陽光下運動,會加劇體內水鹽代謝紊亂。因此運動前、中、后均應該喝些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大約每半小時喝50~100毫升左右,水溫最好與氣溫相當,不宜喝冰水,也不宜大量飲用白開水、茶水,那樣反而會加重出汗及細胞內脫水。 此外,夏季運動比較適宜選擇早晨或傍晚,地點選擇在有遮陽的地方。運動持續時間不宜過長,以30分鐘到1小時為宜,可根據個人體質和運動強度適當調節。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運動后出一身汗,回家就立刻開冰箱喝冰鎮飲料。其實,夏季運動后不能貪圖涼快,不宜立即喝冰涼飲料,也不宜在風口吹風或吹空調。 夏季天氣炎熱,鍛煉后往往是滿身大汗,很多人喜歡這時候沖個涼水澡。但這是一種很不科學的做法,運動后,人體內積累的熱量還未散盡,毛孔處于張開狀態,血液循環在體表也很劇烈,如果這時接受冷水的刺激,會影響體溫調節。即使是熱水澡,也要等身體狀態恢復、汗液基本蒸發完之后再洗為好。 6關鍵詞 睡眠 睡個午覺補充精力 氣溫走高,很多人出現了睡眠方面的問題,如入睡困難、易醒多夢、睡眠時間短等,那么,怎樣才能在夏季擁有一份好的睡眠呢? 專家指出,夏季失眠的原因有幾種:一是作息時間紊亂,晚餐用餐時間太晚、吃得過飽、攝入了油膩不易消化或含咖啡因、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運動量過少;二是工作與學習帶來的壓力,如焦慮、煩躁不安或情緒低落、心情不愉快等,都會造成神經功能紊亂,引起失眠;三是睡眠環境的改變、臥室內光線、聲音、溫度過高過低時都可能使人失眠。 如果只是夏季出現的輕度失眠,可以通過改善飲食生活習慣來解決。首先作息要有規律,晚上11點以前睡覺,最晚不超過12點。飲食要清淡,忌油膩,魚肉、蔬果科學搭配,多補充豐富的應季瓜果蔬菜。忌暴飲暴食,睡前不要飲用大量水及含水分多的食物。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晚餐后運動更容易產生睡意,促進睡眠,比如游泳、慢跑等,但不宜在臨睡前做劇烈鍛煉。同時要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選用深色窗簾,室內溫度保持在25℃-27℃左右最為適宜。 對于夜間睡眠不足的人來說,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睡個午覺。健康的午睡應以15~30分鐘為宜,若超過30分鐘,身體便會進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這樣就不如延長到1~1.5小時,完成一整個睡眠的周期。午覺睡得太久,剛起來的時候,人們會感到頭痛、全身無力,這是“睡眠慣性”所造成的,一般需要一個小時的緩沖才能恢復正常。另外,午睡后可以輕微活動,喝一杯水,以稀釋血液黏稠度,不要馬上從事復雜和危險的工作。 7關鍵詞 藥品 外出旅游小藥不可少 炎熱的三伏天,卻是孩子們最愛的暑假,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出外旅游。不過專家提醒,夏季出游要注意防病,出門最好隨身帶上一些小藥。 藿香正氣水、滴丸、膠囊:藿香正氣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作用,因天氣悶熱導致的疲勞乏力、感冒、嘔吐腹瀉等癥狀,適宜服用藿香正氣類藥物。 人丹:人丹有清熱解暑、避穢止嘔的作用,因高溫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腹痛、水土不服等適宜服用。但需注意,人丹不宜與滋補性的中藥同服。 十滴水:十滴水有健脾、祛風、清涼的作用,中暑導致的頭暈惡心、腹痛、胃腸不適等適用,還能治療痱子。 清涼油、風油精、花露水:一旦被蚊蟲叮咬,可用這些藥涂抹在被叮咬處,能減緩痛癢。 防腹瀉、促消化類藥品:出門旅游,細菌或真菌侵襲可引起急慢性腸炎、腹瀉,給旅行蒙上陰影,帶上這些藥物有備無患。 創可貼、碘酒等外傷類藥品。眼下氣溫走高,傷口又容易感染,外傷類藥品也是旅游必帶之物。 此外,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市中醫局還聯合發布高溫健康生活攻略,提供五款中醫藥防暑“處方”,幫市民戰勝“燒烤天”。 8相關鏈接 一、防暑藥方 1.防暑清熱飲 【處方】白茅根5g、菊花2g、烏梅3克。【功用】清熱生津。 【適用人群】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服用方法】將以上3味藥放入杯中,加350~450ml開水,加蓋悶泡30分鐘。代茶飲。 2.防暑和胃飲 【處方】藿香3g、生麥芽6g、生姜3g、大棗1個掰開。 【功用】解表祛暑,調和腸胃。 【適用人群】空調環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貪涼、飲冷過度的人群。 【服用方法】生姜洗凈切片,與其他3味藥共放杯中,加350~450ml開水,加蓋悶泡30分鐘。代茶飲。二、防暑藥膳 1.解暑綠豆湯 綠豆30g、蘆根10g、白茅根10g,將蘆根、白茅根用紗布包好,加水適量與綠豆同煮至熟。去藥包,冷、熱飲均可。 2.解暑二豆二米粥 赤小豆、綠豆、薏米、大米適量。煮粥,冷、熱食用均可。 3.解暑涼拌菜 鮮馬齒莧、鮮魚腥草、鮮穿心蓮、鮮紫背天葵、鮮紫蘇葉、鮮薄荷、鮮荊芥等任選一種,洗凈,開水焯后,涼拌食用。 ■指導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李建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李智國家高級營養師、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熊苗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