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張某某,男。41歲。2016年9月24日初診:患者咳嗽20年余,咽癢嗆咳無痰,勞累后加重,惡風惡寒,多汗出,納可,大便不暢。胸部CT示:肺紋理增多,未見明顯異常。曾多處求診,服用西藥、中藥(具體不詳)治療無效。現可見舌淡紅,苔白,脈弦。 辨證:風邪犯肺、太陽少陽合病,素體衛(wèi)表不固。 法則:調營衛(wèi),和少陽。 處方:柴胡桂枝湯合玉屏風散加減:柴胡12克,黃芩10克,姜半夏9克,黨參10克,生姜3克,大棗10克,炙甘草6克,陳皮6克,防風10克,黃芪20克,炒白術10克,桂枝12克,白芍10克。免煎顆粒開水沖服3劑,1日1劑,1日2次。 服3劑后咳止,后服14劑后痊愈,隨訪半年未復發(fā)。 本案患者為邪居太陽、少陽兩經,肺氣不利,故咳嗽經久不愈,雖經多方治療,但藥不中病,故不效。一般來說,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但本案患者病程較長,醫(yī)者有“久病入里”的錯覺。脈癥同參,病人他臟無恙,唯有咽癢、自汗等邪襲肺衛(wèi)等表證。如《醫(yī)學三字經》云:“肺為臟腑之華蓋,呼之則虛,吸之則滿,只受得本臟之正氣,受不得外來之客氣,客氣干之則嗆而咳矣;亦只受得臟腑之清氣,受不得臟腑之病氣,病氣干之,亦嗆而咳矣。”說明嗆咳為邪干肺氣的特征,故從外感論治。外感日久,太陽邪氣不解,正氣日耗,導致少陽樞機不利,太陽、少陽并病,《傷寒論》:“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支節(jié)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故以柴胡桂枝湯扶正祛邪。患者久咳傷正,出現衛(wèi)表不固的癥狀,故合玉屏風散以益氣固表,使邪祛而不傷正。另外,患者久咳,氣因虛而滯,加用陳皮,辛散通溫,氣味芳香,長于理氣,行壅遏之肺氣。諸藥合用,切中病機,使20年之“頑疾”痊愈。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