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小兒合理使用的外用藥 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做父母的必須對孩子的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然而有許多小傷小病,不一定非去找醫生,備些常用藥,即可將疾病消滅在萌芽之中。例如,夏天被蚊蟲叮咬,一夜間寶寶的眼皮腫起來,抹擦些寶寶金水即可止癢消腫;兒童濕疹復發、肘窩處開始發紅、擦爛、滲出,備有外洗的硼酸粉及外涂的雷夫諾爾氧化鋅軟膏,就可以使濕疹好轉。毛囊炎、癤子、黃水瘡、痱子、痱毒、尿布皮炎(紅臀),這些病小兒易患之病,如果家有碘酒、70%酒精、痱子粉、松花粉等藥品即可給予早期治療。 一、常備皮膚外用藥應注意什么? 常備皮膚外用藥必須注意對癥使用,最好與內服藥分開存放,并在藥瓶上貼上標簽,注明藥物的功用、用法及注意事項。妥善保存,放在干燥、陰涼、通風處,以防止藥物氧化變質失效。如存放中成藥時,應保留完好的包裝和說明書,并打開包裝檢查是否發霉或蟲蛀。如果發現藥丸、藥片或外用藥發霉、蟲蛀、變質或洗劑、藥水長了白膜、絮狀物、顏色發生了改變,均說明藥物變質不能使用了。碘酒、酒精、氨水、痱子水、蟲蛟水等易揮發的外用藥,不能久存。一般最少間隔3-6個月清理存放藥一次,新舊更替,以免誤用過期變質的藥物。 二、常備外用藥的應用 1、碘酒 是將碘和碘化鉀用酒精和蒸餾水配制而成,有殺滅細菌和霉菌的作用。因年齡和外用部位不同,選擇碘酒時,濃度也不同。常用碘酒的濃度有1%、1.5%、2%、10%、20%等。如一歲以內的小兒用1%的碘酒,三歲以下的小兒用1.5%的碘酒,學齡兒童用2%的碘酒來消毒、消腫、殺菌。又如用于手、足指趾的甲床上來殺霉菌時,須選用10%-20%的碘酒。如將10%或20%碘酒擦在面部皮腫上,就會造成碘酒燒傷。因此,用碘酒時首先要根據年齡和部位、選擇適當的濃度。 碘酒可用在皮膚外傷而未破裂處,用來消毒、阻止毛細血管出血和消腫,也可用在毛囊炎的早期,一般每日擦1-2次,可有消毒、消腫作用。 碘酒的化學性質不穩定,存放過久會失去殺菌消毒作用。一般以半年為限,以防揮發變質失效。備用碘酒要注意存放在深色的瓶子中,蓋緊瓶塞,放在陰暗處。 2、高錳酸鉀 也叫灰錳氧、P.P粉。為紫紅色結晶體,易溶于水,溶液呈紫紅色。由于容易氧化,不能久置不用,最好臨用前配制成1:5000溶液。它是一種強氧化劑,對有機物的氧化作用、抗菌作用均是表淺而短暫的。常用于化膿性皮膚病、慢性潰瘍,浸泡或濕敷。如果配制的溶液太濃,呈深紫色,或未充分溶解,仍有小顆粒狀的高錳酸鉀,用在皮膚或創面上,尤其是小兒的皮膚細嫩,常造成皮膚灼傷,呈點狀壞死性棕黑色點狀斑。因此應用時,必須稀釋至淺紫色,且不能久存。 3、龍膽紫 也叫紫藥水或甲紫。為一種水溶液,呈深紫色。毒性和刺激性均很小,它既可殺死某些表淺真菌,也可殺死細菌。皮膚的各種感染,尤其是化膿感染、潰瘍均可選用龍膽紫。它還有收斂作用,對于糜爛,有滲出流水流膿的創面很有效。常用1%-2%水溶液或酒精溶液,既可外用于皮膚,也可外用于粘膜。要在陰暗干燥處保存,因有酒精制劑,用完后將瓶塞蓋緊,以防揮發。 4、激素軟膏 家中備有氫化可的松軟膏、地塞米松軟膏、強的松軟膏及膚輕松軟膏,均有較強的消炎止癢作用。由于應用不當,常使小兒皮膚病加重或增加新的皮膚損害。以膚輕松為例,有些人認為此藥可治百病,稱其為激素藥膏之王。其實并非如此。膚輕松軟膏,確有較明顯的止癢、抗炎作用,對濕疹、接觸性皮炎等有顯著療效。但如果用法不當,或不能對癥應用,反而會使皮膚病加重,如用在手、足癬、股癬等的皮膚上,可使損害擴散、病情加重。面部色素沉著用膚輕松反而會變成花臉。長期使用膚輕松軟膏可使局部皮膚反復長癤子,以致發生皮膚萎縮及色素沉著,嚴重影響美容。因此,激素類軟膏,特別是膚輕松軟膏不能濫用,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給寶寶喂藥的十種錯誤方法 孩子有病,當然要給他吃藥啦!但很多父母對喂藥給孩子吃這件事情并不夠“專業”,往往犯了錯而不自知。 錯誤一:用普通湯匙或茶匙量藥水喂寶寶。 普通湯匙不易掌握藥量,給藥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療效。 正確的方法是:喂小孩子吃藥水最好是用試管形藥匙;喂小嬰兒吃藥應該用滴管。若真的沒有專用的藥匙,較理想的代替品是用來量分量的茶匙。 錯誤二:沒有依指示在吃藥前搖勻藥水。 將藥水搖勻后才吃是有原因的,因為需要把各種成分混合在一起,否則,開始吃的2/3藥力不夠,到最后吃的1/3又嫌太勁。 錯誤三:喂藥時說:“寶貝,它的味道就像糖果一樣。” 絕對不要為了哄孩子吃藥而騙他們說藥的味道十分美妙。孩子有時候會因品嘗“美味”的藥品,而引發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你應該教育孩子要遵守服藥的規定,就像教育孩子要遵守服藥的規定,就像教育孩子不得玩火一樣。讓孩子記住“只有在醫生許可的情況下,才能吃藥。”如果對孩子說一種藥的口味“不錯”并非不可,但是要提醒孩子只能服用大人給他的藥品。將所有的藥品放在孩子無法拿到的地方。 錯誤四:在沒必要的時候喂孩子吃藥。 很多時候一些小毛病,如喉嚨不舒服、流鼻涕、輕微咳嗽之類,不用吃藥也可很快自愈。事實上,很多買回來的成藥只是治標不治本,而且藥都會有副作用,父母不可胡亂給孩子吃藥。為了安全也不宜儲存太多藥在家里,以盡量減少孩子接觸藥的機會。 錯誤五:給孩子吃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藥物。 父母應該知道,不能給孩子吃阿司匹林,因為有可能會引致雷爾綜合癥,令孩子的腦部和肝臟受損。需小心防范的是:有些藥物表面看雖非阿司匹林類,卻間接含有阿司匹林成分。所以最安全的辦法還是請醫生開藥。 錯誤六:將嬰兒的退熱藥給學步兒童服用 嬰兒退熱藥中的有效藥物濃度比孩童配方來得高,有些藥物嬰兒服用的量超過孩童配方的3倍之多。這樣做的原因是嬰兒對藥物的吸收力相對較小,并且更容易將藥吐出來。如果你將嬰兒退熱藥倒在湯匙內,給學步孩童吃,那么你給的量可能會太多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仔細閱讀藥瓶、藥盒上所有的標貼指示,特別注意是“嬰兒配方”還是“兒童配方”。 錯誤七:保留已過期的藥物。 每種藥物有一個有效期,已過期的藥物有害無益。必須養成習慣,先看看藥物是否已過期再喂給孩子吃。最安全的做法是每3個月清理一次藥箱或藥柜,丟掉已過期的藥物。 錯誤八:將藥物轉換盛器。 有些藥物的原裝盛器或許太大,略嫌占地方,但千萬不要因此而換盛器,因為若忘記把藥物名稱和服用指示記下來貼在新的盛器上,或寫得不清楚,便很容易導致喂錯藥或所喂的分量失當。請不要為了省地方而冒險。 錯誤九:孩子服某種藥已數天,仍未見病情改善,你卻依然繼續給他吃下去。 假如孩子吃某些藥已兩三天還未見好轉,便應該停止不要再吃,須盡快帶孩子去看醫生。不要期望再吃一段時間這些藥才發揮作用,很可能孩子的病癥非表面看來那么簡單,必須請醫生來對癥治療。 錯誤十:分享處方藥 如果你的孩子上個月用剩了一些眼藥水,現在他的小表妹也得了同樣的眼病,為什么不可以用那瓶剩下的眼藥水呢?首先在上次使用時,藥水的滴管可能已受到了污染;另外,看上去癥狀相同的病情卻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緗起的。所以即使同一個孩子得了和先前完全相同的病,在給孩子使用相同的處方藥之前,也要請醫生作檢查。告訴醫生你手頭現有的藥品,讓他來作判斷:是可以繼續使用呢,還是需重新配藥。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