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醫療產經 >

北醫為“無語良師”設紀念墻 以紀念捐獻遺體者

時間:2015-09-02 20:50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有這樣一種老師,被尊稱為無語良師、大體老師,這是醫學界對志愿捐獻遺體者的最高稱謂,是所有醫學生走出校門,走向醫生崗位的啟蒙者。近日,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解剖樓告別廳內,為了悼念為醫學做出貢獻的大體老師,北醫設立了大體老師紀念墻。 紀念262位大體老
有這樣一種老師,被尊稱為"無語良師"、"大體老師",這是醫學界對志愿捐獻遺體者的最高稱謂,是所有醫學生走出校門,走向醫生崗位的啟蒙者。近日,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解剖樓告別廳內,為了悼念為醫學做出貢獻的大體老師,北醫設立了大體老師紀念墻。
  紀念262位大體老師
  在北大醫學部這面紀念墻上,按照年份擺放著大體老師的紀念盒,家屬提前預約就可到紀念墻祭奠親人。此前,捐獻者家屬將遺體捐給醫學院后,因沒有遺體或骨灰,每到清明或祭日,家屬無處寄托哀思。
  北醫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副主任張衛光介紹,紀念墻由醫學部特別撥款建立,用于存放每位大體老師的遺體捐獻者紀念盒,在15×12×10厘米的水晶盒上,記錄了每位大體老師的姓名和生卒日期,盒內存放著逝者頭發等少量紀念物品。
  據了解,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北大醫學部共收到社會各界捐獻遺體37人次。從1999年設立遺體接收站以來,已有262人將遺體捐獻給北醫。
  老院長的最后心愿
  在今年的捐獻者名單中,記者看到了北醫已故老院長馬旭的名字。8月31日下午,在北醫為馬旭舉行的遺體捐贈儀式上,其夫人韓方群宣讀了馬旭遺愿。
  馬旭于2010年8月24日在遺體捐獻申請書和公證書中鄭重聲明:為了我國醫學事業和醫學教學、科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決定無償捐獻遺體。
  "最初的誕生和最后的死亡一樣,都是人生的必然;最初的晨曦和最后的晚霞一樣,都會光照人間",張衛光帶領同學們將手捧的遺體捐獻者紀念盒放入大體老師紀念墻之中。
  2003年,北京市紅十字會在長青園公墓專門為遺體捐獻者建立了紀念碑,碑上刻著捐獻者的名字。七年前,唐炳坤老人病逝后進行了遺體捐獻,其女兒唐玉聽到北醫為遺體捐獻者設立紀念墻的消息后說:"和紀念碑相比,紀念墻上有捐獻者的照片和遺物,我們感覺距離親人更近了,希望北京三所接收站都能設立紀念墻。"
  仍存巨大的教學缺口
  據北京市紅十字會統計,1999年至2010年底,北京市有12516人報名志愿捐獻遺體,其中6508人辦理了公證,1088人實現了遺體捐獻。
  2010年,北大醫學部、首醫大、協和醫學院三個"志愿捐獻遺體登記接收站",接受了146名志愿捐獻遺體者,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京地區醫學教育和研究中人體解剖學標本過于緊張的狀況。
  張衛光此前接受采訪時介紹,在教學中,理想的情況是4至6個學生操作一具標本,而目前是8至10人。近三年,北大醫學部平均每年都能接收30多具捐獻遺體,是建站12年來最好的三年。即使這樣,也只能維持目前教學的最低使用需求,距離理想狀態的每年接收80具遺體還很遙遠。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