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酸檢測點服務、為封閉小區居民送菜送藥…… 廣州志愿者身影綻放抗疫一線 ![]() 南沙防疫守護者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黎慧瑩 通訊員團花都區委、花都區創建辦、南沙區創建辦、劉夢燕、陳子昕、李大鵬 廣州自5月21日發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市11個區全面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在廣州,隨處都能看到志愿者們的忙碌身影:有的堅守在核酸檢測點、疫苗接種點維持秩序,有的在現場耐心為群眾講解疫情防控工作事項,還有的為封閉小區居民送菜送藥送溫暖……他們無懼烈日和風雨、不分晝夜,始終奮戰在抗疫最前線。 只要有需要便一呼百應 臨時搭建的檢測點太多,帳篷不夠怎么辦?于是,“南沙黨員時間銀行”發出信息公開招募志愿者。黨員、退役軍人、退休干部等志愿者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并緊急布置場地。1個小時不到,南沙街道海庭社區一核酸采樣點上,400平方米的帳篷便已準備就緒。 “天氣炎熱,有了帳篷,起碼醫務人員可以稍微舒適點開展工作,群眾等候也不至于頂著太陽暴曬。”參與搭棚的一名黨員志愿者汗流浹背,紅色馬甲背上“我是共產黨員”六個大字格外耀眼。 人手不夠怎么辦?廣州不少地區提前征集黨員志愿者,建立突擊隊、先鋒隊、服務隊、尖刀班等。哪個地方有需求,組織者只要打開微信,群上信息一發布支援信息,必定引來志愿者們一呼百應,群里回應了滿滿的“請戰”信息。 游走在社區里的“快遞員” 家住荔灣區鶴洞街廣鋼社區的鄒鵬是廣州有軌電車公司對外拓展部部長,也是“黨員抗疫突擊隊”其中一員。因居住所在地風險等級調至高風險,他與區域內其他人員一樣需嚴格執行居家隔離。 此前已完成兩針疫苗接種的鄒鵬,一拿到社區核酸三天兩檢均為陰性的報告后,立馬向社區提出申請,主動請纓參與疫情防控服務。6月1日開始,他便一身兼多職,早上居家辦公,下午穿上防護服、騎上拉貨的三輪車,在警戒線內當起了社區里的“臨時快遞小哥”,為社區居民運送食品、用品等日常所需物資。 高溫下,嚴密的防護服穿上身就已汗流浹背。于是,他又做起“服務員”每天六七個小時跑上跑下、搬運物資。而當他遇上心情煩躁的居民,鄒鵬還當起“宣傳員”,為居民做科普,并安撫大家的情緒。 連夜分裝物資送往防控區 5月31日晚6時,花都一農副產品供應企業向團花都區委求助,該企業向廣州防控區域居民提供餐桌食材的物資供應,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急需一批志愿者協助開展分揀包裝工作,以按時保質完成好民生物資供應任務。根據需求,團區委在多個花都應急儲備志愿者微信工作群進行緊急動員,任務名額一搶而空。1小時內,相關準備工作完成,第一批23名青年志愿者冒雨趕赴一線作業車間。 最終,通過全體伙伴連夜2個多小時的奮戰,近2噸的蔬菜物資,分裝成2000余份,整裝待發。次日一大早,第二批10名志愿者,便馬不停蹄趕赴現場接力分揀食品,并陸續搬至貨車,順利完成任務。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