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 選調生在行動 廣州66名選調生參加城鄉社區服務工作 未來3年選調生招錄人數將增加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穗祖軒攝影報道)作為黨政機關領導干部的后備力量,廣州66名選調生深入基層一線,參加以疫情防控為主的城鄉社區服務工作,應急值守、排查返鄉人員、落實居家隔離措施……市委組織部介紹,未來3年選調生招錄人數將逐步增加,優化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 發揮所長: 防控工作化繁為簡 組織有號召,黨員干部有行動。疫情當前,選調生們挺身而出奮戰在第一線。 正月初一,僅在揭陽老家待了一天的吳步天趕赴增城區增江街四豐村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他到村內逐家逐戶地毯式排查,上門入戶做好宣傳工作。高速路口、小區、集中隔離點均留下他忙碌的身影。他每三天天就要進行一次通宵執勤,手機24小時開著。吳步天說,“新時代賦予我們‘90后’干部新使命。我們年輕,應該多吃苦,但也因為年輕,我們不怕吃苦!” 佩戴上黨員先鋒崗紅袖章,在從化區良口鎮米埗村任職的周曉明說,“看著自己頗有些‘黃沙百戰穿金甲’的意味,奔赴‘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戰‘疫’沙場了。”這位村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包攬入戶摸排宣傳、數據信息統計、值守登記監測等工作,被村民稱為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員”“守門員”。 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干部政治上過不過得硬,要看關鍵時刻靠不靠得住。戰“疫”當前,選調生們就應該沉下身心,在一線各展所長。 花都區新雅街石塘村任職的李淑筱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發揮所學專長,強化出租屋管理系統、入戶摸查情況、“四標四實”及“穗康”小程序等系統應用,把分離的龐大信息數據導出并有機整合,建立起常住人口與臨時來穗人員的基礎數據庫,運用大數據推動防疫統計工作效率提升,防控工作也因此化繁為簡。 “各位村民,現在疫情仍然嚴峻,請盡量待在家中,減少外出,不恐慌,戴口罩,講衛生……”在南沙區萬頃沙鎮民立村任職的黃昌杰正在向村民宣傳防疫知識。大年初三從老家返回工作崗位后,他便加入到村里黨旗小分隊,走街串巷宣傳防疫知識。白天,在村口防疫檢查點站崗執勤;晚上,會同村干部研判疫情防控形勢,處理臨時突發事件,撰寫宣傳稿。 “每個值守點都是抗擊疫情的一道防線。守住這條線,同時也守住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防線。”在白云區太和鎮謝家莊村任職的黎建忠提前結束假期,年初三便回到工作崗位。連日的一線抗疫經歷讓他體會到,“只有一絲不茍地值守、檢查、登記,讓每一個環節巨細無遺,才能讓所有安全漏洞都無所遁形”。 黃埔區九佛街紅衛村任職的王紅在春節期間接到支部“召令”后,從2000多公里外的老家趕回廣州,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她表示,每天接觸的人越來越多,當中不乏來自疫區的返崗人員,“內心也會擔心、也會害怕。但為了全社會的健康大局,我必須沖在前面。” 市委組織部: 未來3年將增加選調生 廣州市高度重視選調生工作,把選調生工作視為優秀年輕干部培養的源頭工程,構建選調生選拔培養管理使用全鏈條工作機制。 廣州選調生錄用或轉正后,一般直接安排到村(社區)任職兩年,協助村(社區)“兩委”正職參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等重點工作。在村(社區)任職期間,選調生要做到“五個一”,即走訪一遍全村(社區)農民(居民)、記錄一本民情筆記、寫好一份調研報告、聯系幫扶一戶貧困家庭、辦好一些惠民實事。錄用后的6年,作為選調生重點培養期,建立“導師制”,安排單位中層領導干部“一對一”傳幫帶,還堅持嚴管厚愛結合,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和動態退出機制。 市委組織部介紹,近3年來,廣州共招錄選調生451人,未來3年招錄人數還將增加,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