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為他倆點贊: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庚子英雄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來我們醫院!”鐘南山院士于2003年在抗擊非典戰場上說的這句話,廣醫一院每位醫護人員時刻牢記在心。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該院是廣東省、廣州市首批定點收治醫院,再現“把最危重的病人送來我們醫院!”的擔當與諾言。一批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醫護人員緊跟著鐘院士的步伐,逆行而上,無論是在國內的廣州、武漢還是在國外的伊拉克,他們始終堅定篤行,不畏艱辛,奮戰在防疫一線。 在18日下午廣州市第46場新聞通氣會上,有記者提問鐘南山院士,如何評價疫情防控中的年輕醫護人員的表現,鐘南山院士在回答中點名表揚了兩位年輕的醫生——桑嶺和徐永昊。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申卉、方晴 通訊員茹志娜、韓文青 圖/由受訪者醫院提供 “80后”代表、廣東首位馳援武漢的醫生桑嶺: 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打贏這場戰役! 1月23日是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首日,這一天,廣醫一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桑嶺便接到調令,馬上奔赴武漢,加入國家衛健委抗擊新冠肺炎專家隊! 當晚,他只身一人出發,從廣州輾轉到達武漢,成為廣東首位馳援到武漢前線戰“疫”的醫生。 出發前,桑嶺手寫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一定贏!中國一定行!加油!” “靜下心來,我相信你可以” 第二天一早,他便出現在武漢金銀潭醫院。他憶起第一天的工作結束后,身心疲憊。實在沒想到,在前線,“戰斗”如此艱苦。晚上,他撥通了老師鐘南山院士的電話。除了給他一些診療的建議,鐘院士鼓勵他:“靜下心來,我相信你可以。” 其實,之前無論是抗擊甲流、禽流感還是中東呼吸綜合征,在這些重大呼吸系統疾病的“戰場”上,都有這位“久經沙場”的ICU“戰士”的身影。但一開始,與新冠肺炎較量的難度,還是超出了這位在重癥醫學科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醫生的認知。 他牢記鐘老師的提醒,理清頭緒,靜下心來,“凡事都得一步一步來”。在前線戰“疫”的每一步,他都全身心投入——白天,他在ICU病房搶救重癥、危重癥患者;晚上,他同國家醫療隊專家共同商討完善重癥患者救治流程和指南,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 定下一個個“小目標” 救回一個個危重病人 將近兩個月來,他帶領團隊的“戰友”們接管了一個又一個的危重病人,他們不少原來就有心腦血管、糖尿病等基礎病,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將他們推入險境,病情隨時可能惡化。 沒有特效藥,怎么辦?摸著石頭過河也得上!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給了桑嶺足夠的底氣。 “當時我就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對于插上氣管插管的重癥患者,先救活一個再說。”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危重患者,轉到金銀潭醫院ICU時已出現嚴重的呼吸窘迫綜合征。 “當時資源緊缺,沒有辦法使用人工膜肺,但不代表就沒戲了。”桑嶺所在的廣醫一院重癥醫學團隊治療過很多類似的重度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遇到這類復雜的情況,他越是提醒自己要靜下心來,結合既往經驗,盡可能地去保護患者的器官功能。 鎮靜鎮痛、俯臥位通氣、肺保護性通氣、加強免疫調節、繼發感染評估……桑嶺帶著他的“戰友”們一步步咬緊,跟死神賽跑,每一步都穩扎穩打,不放過一線希望。經過夜以繼日的努力,他們終于把患者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成功拔除氣管插管,轉出重癥監護室。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