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城區的出租車和公交車都停運了,每天,顏敏需要步行5公里到單位上班。“我就當鍛煉身體了。”顏敏笑著說,每天早上6點20分,天剛蒙蒙亮,她就要起床,7點就要從家里出發。為了節省時間,她每次都是吃簡易早餐——咖啡加面包。“我能多睡5分鐘就多睡5分鐘。”不過,她還不是最遠的。“我們有同事上班要步行兩個多小時,她每次來一趟醫院都要連上好多天班,然后再休息,因為來一趟醫院實在太不容易了。” 口罩一戴就是十多個小時,和臉頰上的汗水粘在一起,時間久了,就會起水泡,火辣辣地疼,口罩勒得太緊,耳朵和面部都會出現深深的壓瘡和勒痕。而護目鏡因為密閉性較好,很容易出現水霧,十多個小時下來,臉上都會出現深深的壓痕。“我每次下班回到家,老公看到我,都說我毀容了。”她笑著說。 顏敏說:“吃苦受累高風險都不怕,就是怕看到和女兒視頻時女兒看到她臉上口罩的壓痕抹眼淚,怕她會心疼!” 高強度的工作也讓田彩霞身體開始有些吃不消,她的嗓子都有些啞了。每天回到家里,她就開始清嗓子,咳嗽。“老公都有些嫌棄我了,說你怎么一回到家就咳嗽啊。我說我都一整天沒喝水了,嗓子癢,能不咳嗽嗎?” 一旁的王美鈞趕緊接過話茬:“還好我老公還沒那么嫌棄我。” 王美鈞說,因為怕將病毒傳染給老人,每天她一下班就會宅在臥室,從來不到客廳去。春節到現在,她都沒有和家人一起吃過一頓飯。長期高負荷的工作也讓她們的身體有些吃不消,每到晚上,王美鈞都胃痛。細心的老公知道她上班辛苦,每天在她上班之前都會在她口袋里放一顆糖。 最怕標本泄漏 或防護服松動 整天與病毒接觸,危險也如影隨形。離心機高速轉動,會將標本濺到手上或護目鏡上,反復開標本管,手套也很容易破。“這時如果手套沒戴好,或者有松動,皮膚有一丁點暴露在空氣中,那就很危險。”所以,檢驗科的防護格外嚴密,手套就要戴3層。王美鈞說,平時在檢驗室走動,她們都小心翼翼,要防止摔倒。不是怕摔傷,而是擔心摔倒后防護服會松動,容易接觸病毒。 王美鈞說,一個鼻咽拭子送過來,到最后檢測結果出來,要6個小時。有時標本采集管漏了或蓋子沒蓋緊,鼻咽拭子,還有痰液就會噴濺出來,看起來很惡心。“再說我吃不進去飯了。”正在吃盒飯的李蓮停下了筷子。 為了節省供應較為緊張的防護服,檢驗科的“四朵金花”往往不喝水,甚至不吃飯,減少上廁所次數。 王美鈞說,她們幾乎都不吃甜的東西,比如酸奶飲料這些,因為甜食容易利尿。每次上班之前,她幾乎都一整天不喝水,或者喝水之后趕緊在走廊里面走動半小時,然后去上廁所,這樣就能安心工作了。“否則,你急著要上廁所時又出不來,就會浪費一套防護服。單位給我們發紙尿褲,但我們不想穿,因為不透氣,所以,我們就盡量憋著不上廁所。”王美鈞說,有時她們憋尿要憋四五個小時。 說起家人,“四朵金花”都沉默了。田彩霞的老公所在科室有新冠肺炎病例,所以他要隔離,而田彩霞這段時間一直在醫院工作不能回家,11歲的孩子只能一個人在家,自己照顧自己,這也讓田彩霞格外擔心。田彩霞說,疫情結束后,她要好好回家陪陪孩子。 顏敏說,等疫情結束后,她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看望爸媽和女兒。“我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見到他們了。我們做的是高危事業,就怕和他們接觸,發生什么意外。”說起這些,顏敏有些哽咽。 李蓮說,疫情結束后,她要好好吃一頓,她再也不想吃老壇酸菜面了。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