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醫療產經 >

雷神山“拓荒” 銀針圈粉無數

時間:2020-03-12 04:17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Doctor001 點擊:
廣東省中醫院重癥醫學科大科主任鄒旭: 雷神山拓荒 銀針圈粉無數 鄒旭在病房查房。 平安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戰疫第33天 心語心愿: 疫情結束后,我會繼續回到廣州病房,用中醫幫助更多人。 他是國醫大師鄧鐵濤的弟子,17年前非典一役在大師的帶領下用中醫藥挽
廣東省中醫院重癥醫學科大科主任鄒旭:
雷神山“拓荒” 銀針圈粉無數


 
鄒旭在病房查房。

  平安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戰“疫”第33天

  心語心愿:

  疫情結束后,我會繼續回到廣州病房,用中醫幫助更多人。

  他是國醫大師鄧鐵濤的弟子,17年前非典一役在大師的帶領下用中醫藥挽救了眾多患者性命,其中包括他的妻子、同樣奮戰一線的急診科護長。馳援武漢的第一次專家會診,他現場施針幫助一名呼吸衰竭的患者快速緩解了癥狀;十天后,他請纓前往雷神山醫院,帶隊開辟了第一個中醫病區,半個月內送近半住院患者痊愈歸家。他就是鄒旭。“遇事不能慌,辦法總比困難多。很高興我們的中醫能再次發揮作用。希望陽光早點到來,給我們更多的力量。”他說。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宋莉萍、王軍飛

  走紅:

  施針搶救重癥病人

  2月9日,廣東省中醫院重癥醫學科大科主任鄒旭和另外兩名中醫專家奔赴武漢市漢口醫院參與專家會診。此時,該院副院長張忠德已經作為國家中醫專家組副組長在武漢奮戰了半個多月。中醫會診在疫情防控中得到認同,鄒旭是該院第二次補充馳援力量的三名專家之一。抵鄂3天內,他們為96人次中醫協同查房,為65位患者辨證施針用藥。經過診治后,許多患者病情逐步緩解。

  一個多月過去了,鄒旭仍對在漢口醫院的一次中西醫查房印象挺深。2月15日,他和西醫同行會診一名重癥病人,當時病人心跳達到了140次/分、呼吸困難,血氧下降到60%,無創呼吸機都已經幫不了他。西醫同行邀請他“出招”。

  于是,鄒旭拿出了平常一直隨身攜帶的針灸針,這是中醫針灸第一次應用在漢口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上。“中醫針灸有時候確實神奇,輕癥看不出來,針對重癥患者卻馬上能看到效果。”在患者下肢、上肢幾個特定穴位施針,隨著細針捻轉,慢慢地,患者平靜下來,呼吸不再急促,心跳也慢下來了,血氧上升,無創呼吸機又開始奏效。次日,這位重癥患者的心跳呼吸血氧各項指標都恢復了正常。

  這次可謂“一針走紅”,一改大家對中醫“慢郎中”的固有印象。于是,鄒旭在漢口醫院的會診愈發忙碌。

  拓荒:

  雷神山開辟中醫病區

  2月17日,廣東省中醫院和深圳市中醫系統組建60人中醫醫療隊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鄒旭當即請纓受命來到雷神山和這支隊伍匯合,成為感染三科六病區(C6病區)負責人,帶領他們開辟新病區,救治危重癥患者。

  鄒旭帶領醫療隊剛到雷神山醫院時,病房仍在施工收尾,兩天后就要開始收治病人。從布局到規范流程,安全指引,從分區到每一件設備儀器的布置,物資的流轉,鄒旭和護長陳二輝一起,事事親力親為,連搬運物資都一起“下場”,很快開辟了雷神山醫院為數不多的一個中醫病區。

  就在抵達雷神山的第三天,下午2時開始,不到3小時,病區48張床位收滿患者。患者到了,鄒旭馬不停蹄,開始指導醫療隊進行床邊診察,每位患者都要抽血、測量指尖血氧……

  30床的阿伯病情非常重,一進來就用上了呼吸機。鄒旭為他診脈后開始針刺治療,不久,阿伯氣促癥狀好轉,血氧也慢慢上來了。鄒旭又為阿伯開了從廣東帶來的中藥免煎顆粒,第二天早上,阿伯已經不需要呼吸機了。

  雷神山開放病區的前三天,鄒旭為十幾位患者施針,部分患者治療后血氧明顯改善。據悉,C6病區開科21天,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中醫藥治療。截至3月10日,病區共收治83名患者,已有39名患者符合標準出院。

  經歷:

  非典中“自救”愛妻

  鄒旭說,作為中醫人,要傳承好老祖宗的醫學醫術,發揮中醫特色優勢,中醫能夠解決患者的哪些問題,什么情況下能發揮主導作用等,要心里有“譜”。

  實際上,早在17年前,鄒旭就在國醫大師鄧鐵濤的指導下抗擊“非典”,運用中醫中藥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其中就有他自己的妻子、省中醫院急診科護長鄧迎秋。

  回憶起救治妻子的經過,鄒旭說:“她是較早確診的,很快開始發高燒,白細胞血小板下降,第三天已經出現‘大白肺’。那時候非典的病原仍未明確,很多未知因素,大家都慌,心里沒底。我心想,沒辦法,那就我自己來吧。”在鄧老的指導下,鄒旭自己開中藥方給鄧迎秋,6天后,燒退了,肺部炎癥也改善了。再加上一系列的清熱解毒、補氣藥物湯膳加持,不到一個月,鄧迎秋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此后,他對中醫藥的一分信心自是更加篤定。

  和善:

  為醫護人員把脈送藥

  鄒旭說,武漢地區中醫藥的普及率沒有廣東那么高,很多患者是第一次接受扎針,有人覺得好奇,也有人抗拒。但鄒旭隨身攜帶的這套銀針,最終是“圈粉”無數。

  隨著在患者身上的多次使用奏效,不但病人癥狀減輕,大嘆神奇,喜歡上了中醫,有些醫護甚至媒體記者也來“蹭號”,鄒旭也毫無架子,一一接待。

  “平時在廣州可掛不到鄒教授的號,沒想到他這么和氣,還給我們‘發福利’,把了脈還送藥。有位媒體記者還體驗到了鄒教授的針灸。”鄒旭在雷神山的搭檔——病區護長陳二輝說。鄒旭則說,“護理人員功勞很大,非常辛苦,一分治療九分護理,他們不能倒下。把個脈看個病是很順手的事。”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