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發出《給廣州市民的一封信》的同一天,市八醫院關閉了醫院7個病區,300多名醫護人員全部轉到抗“疫”第一線;第二批嘉禾院區綜合樓的14個科室也全部關停,600多個床位全部騰出來,100多個病人兩天時間內轉運到其他醫院。 也是在當天,一名從武漢來廣州的患者轉到市八醫院,入院后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在1月21日確診。 1月26日開始,廣州市每天確診病例出現兩位數增長。2月1日,市八醫院迅速做出反應,再次關閉嘉禾院區所有的門診、急診(包括發熱門診),醫院800張床位全部用來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2月7日,廣醫一院派出由鐘南山院士擔任顧問的首批23人支援團隊支援市八醫院,兩強終于再次聯手。傳染病救治經驗豐富、經歷“抗非”考驗的市第八人民醫院全面騰空嘉禾院區,全力保障普通病例的集中收治工作;由呼吸科、重癥醫學科全國領先、優勢明顯的廣醫一院負責危重癥病例救治工作。而兒童病例的救治由市婦兒醫療中心負責。 作為此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戰場,超過80%的確診病人都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自2020年1月20日開始收治第一例患者,截至2月16日上午9:00,累計收治390例患者,其中確診患者295例,危重癥14例,重癥44例,重癥救治好轉率達75%,已治愈出院患者101人。市八醫院的負壓病房、醫療物資、人員補給等都輕松承受住了壓力。 在本次疫情中,廣州市累計收治17例危重病例、47例重型病例。經過積極治療,不少重型、危重型病例情況都得到好轉,截至2月19日,仍然在院治療的危重型、重型病人分別為9例和8例。目前為止沒有出現死亡病例。 2020年1月22日 市疾控中心: 最先向湖北來客發出呼吁 “親愛的朋友:如已蒞臨羊城,首先祝您身體健康,闔家歡樂。廣州具備華南頂級的醫療技術能力,但基于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為了保護公眾和您的健康,請您做到以下幾點……”1月23日,一封《致廣大來穗的湖北、武漢朋友的一封信》登上《廣州日報》,在全國率先以公開信形式,呼吁來自重點疫區的民眾配合相關部門工作,做好個人防護和信息登記。 發出這封信的是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心主任楊智聰同樣是一名經歷過非典的“老將”:“武漢的疫情發生后,我們每天都在緊盯當地和全國各地的政府通報情況。當武漢以外的地方開始出現疫情,我們根據疫情發展趨勢,抓緊了自己的準備工作。”2019年12月31日,廣州市疾控中心就成立了關注肺炎疫情小組,高度關注疫情進展并開展人員培訓和檢測技術儲備。從1月3日開始,市疾控中心組織多場針對疾控和醫務人員的專業培訓,“應該怎么采樣、送標本,怎樣做現場處置,怎樣報告病例,如何防止院內感染的出現,都納入了培訓的內容里”;對于采樣工具、個人防護用品、檢測試劑等也都進行了物資儲備,“疫情隨時可能發生,我們要做到一拿起工具就能立刻出動。” 1月22日,廣州市疾控中心啟動中心層面應急響應工作,進入“戰時狀態”,按照疫情防控的需要,打破原有部室建制,整合全部力量,統籌組建了八個防控工作組。疾控人爭分奪秒,和病毒傳播的速度賽跑,他們的信念是:“早一點出檢測結果、早一點找到密切接觸者,病毒傳播的風險就減少一分”。 實驗檢測組是任務最重的一線工作組之一,同時也是和病毒直接近距離接觸的高風險崗位之一。1月下旬,來勢洶洶的疫情,讓廣州市疑似病例的數量急劇攀升,當時,連同密切接觸者的排查,全部需要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測確診,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疾控人員還像偵探一般抽絲剝繭還原著病毒傳播的路徑,發現疾病防控的風險因素,提出控制措施;在居民紛紛宅家的時候,他們出入公共場所,對肉菜市場、公交站、共享單車、路邊充電樁等外環境進行采樣,監測這些多人接觸的環境中是否存在病毒的蛛絲馬跡;他們要穿著如密封塑料袋般悶熱的防護服,出動到確診患者的家中進行徹底消毒。在各個不同場合,他們都一次次地把自己擋在市民和病毒之間。 是經驗,讓廣州市衛健系統保持警惕,第一時間展開監測和排查;是專業,讓市八醫院未雨綢繆,第一時間籌措物資騰挪病房做好萬全應對;是敬業,讓疾控人員冒著生命危險與病毒賽跑……爭分奪秒,千方百計,廣州終于在這次疫戰中搶占先機,以最快的速度封堵住病毒的傳播擴散之路。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