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全球超過10億人是老花眼,該項調查還根據人口增長、人口老齡化等數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老花眼人口將增至14億,他們提醒這份報告應該引起各國公共衛生官員的重視,意識到老年人老花眼的普遍程度。 盡管老花眼已經影響到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但對老花眼的認識卻仍然存在許多誤區。在“重陽節”到來之際,鳳凰健康邀請了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翟長斌與您分享老人日常護眼的保健措施及老花眼的誤區,幫您更好地正視老花眼。 這些眼睛現象一出現,老花眼已找上門 總是看遠清楚,近處閱讀不清楚,近處的小字需要拿遠才能看清;看遠看近眼睛要調節一會兒才能看清楚;原來戴近視眼鏡閱讀,但現在需要把眼鏡摘掉才能看舒服或清楚;看手機亮度要調高、看書屋里要明亮;近距離(電腦、手機等)閱讀很容易疲勞、頭疼不適……如果出現上述表現,翟主任認為,“不要懷疑老花眼已經找上你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逐漸老化,睫狀肌調節能力變差,從而看遠清楚,但看近處時不能充分調節聚焦,這種由于年齡所致的生理性調節減弱稱為老視,大家通常稱為老花眼。研究表明人的眼睛40歲左右開始衰老。而老花大多出現在45歲左右,但為什么目前有提前的趨勢呢? 翟主任表示,“過度用眼是老花眼提前發生的主因。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大大影響了眼睛的‘使用壽命’,從而讓老花提早發生。此外,老花發生的遲早和嚴重程度,還與本身的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光線環境、身高、閱讀習慣、全身健康狀況等有關。” 矯正老花眼方式眾多,佩戴老花鏡最安全可行 翟主任介紹到:“目前隨著技術的進步,花眼矯正的方法很多。但最安全簡單易行的方式是選擇佩戴花鏡解決視近困難。老視眼鏡的驗配是個性化的檢查,排除眼病,檢查雙眼是否存在屈光不正,確定工作距離和與工作距離相關的老視度數,最終才能驗配一副適合自己的老視眼鏡。所以,在這之前要做的是:首先,進行專業的眼科檢查,排除眼科疾病的可能;其次,進行專業的驗光檢查、調節力的檢查,確定最適宜的度數。當然,在驗配時還需與視光師充分溝通,如需在不同的距離進行近距離用眼,則需要不同的老視度數。” 最后,翟主任提醒大家,花眼是一個正常的生理變化過程,健康的生活方式,專業的檢查與驗配會延緩眼睛的衰老,為了預防老花提前,大家一定要注意用眼,加強鍛煉。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