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降香 【拼音】 Jiangxiang 【概述】 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樹干和根的干燥心材。主產于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集。除去邊材,劈成小塊,陰干,生用。 【性味歸經】 辛,溫。歸肝、脾經。 【功效】 化瘀止血,理氣止痛。 【應用】 1.出血證。本品辛散溫通,能化瘀行血止血,適用于瘀滯性出血證,尤其適用于跌打損傷所致的內外出血之證,為外科常用之品。如《名醫別錄》治刀傷出血,單用本品研末外敷;《百一選方》治金刃或跌撲傷損,血流不止,以本品與五倍子共研末,搗敷患處。若治內傷吐血、衄血,屬血瘀或氣火上逆所致者,本品能降氣化瘀止血,常與丹皮、郁金等同用。 2.胸脅疼痛、跌損瘀痛。本品味辛,能散能行,能化瘀理氣止痛,可用治血瘀氣滯之胸脅心腹疼痛及跌損瘀腫疼痛。如《本草經疏》治上部瘀血停滯胸膈者,以本品為末煎服;臨床亦常與五靈脂、川芎、郁金等同用。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常配乳香、沒藥等同用。 3.嘔吐腹痛。本品辛溫芳香,其性主降,故能降氣辟穢,和中止嘔,可用于穢濁內阻脾胃之嘔吐腹痛,常與藿香、木香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6g,宜后下;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適量,研末外敷。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主要成分為異黃酮衍生物的單聚體、雙聚體、肉桂烯類衍生物等。 2.藥理作用:降香揮發油及其芳香水有抗血栓作用,黃檀素有微弱的抗凝作用,能顯著增加冠脈流量,減慢心率,輕度增加心跳振幅,不引起心律不齊。降香乙醇提取物有抗驚厥、鎮痛作用。 3.臨床研究: 用本品與川芎、赤芍、丹參、紅花各等分,治療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總有效率為94.2%(新醫藥學雜志,1978,6:41);用以丹參、降香各1g組成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小兒腎小球腎炎24例,療效滿意(四川中醫,1988,8:9);另報道,用復方丹參注射液輔助治療小兒肺炎,可使肺部羅音消失時間明顯縮短(中草藥,1987,9:45)。 【參考文獻】 1.《本草綱目》:“療折傷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 2.《本草經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惡氣……上部傷,瘀血停積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脅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藥刮末,入煎藥服之良。治內傷或怒氣傷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3.《本經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內服能行血破滯,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虛損吐紅,色瘀昧不鮮者宜加服之,其功與花蕊石散不殊。” 【圖片】 藥材降香 ![]() 降香 降香《本草圖苑》 ![]() 降香檀 ![]() 降香檀《中藥學》 ![]() 降香檀藥材及飲片 ![]() 【表格】 降香《中藥歌決》 【歌決】 降香苦溫歸肝經,止血生肌鎮疼痛; 跌打損傷吐咯血,心腹頭痛用必清。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