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三七《青陽客! 【名稱】 三七 【英文】 Sanchi 【拉丁文】 Radix Notoginseng 【異名】 山漆、金不換(《綱目》),血參(《醫林纂要·藥性》),參三七(《本草便讀》),田三七、田漆(《偽藥條辨》),田七(《嶺南采藥錄》),人參三七、佛手山漆(《綱目拾遺》),滇三七(云南),盤龍七(四川)。 【性味歸經】 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心、肺、大腸經。 【功效】 止血散瘀,消腫定痛。 【藥用】 為五加科植物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ex C. Chow [P.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 (Burk.) Hoo et Tseng] 的根。 【應用】 1 用于各種內外出血證,尤以有瘀者為宜b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散瘀,藥效卓著,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傷正之特點,誠為血證良 藥。單味內服外用即可奏效。以治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及外傷出血等;亦可配花蕊石、血余炭同用,如《醫學衷中參西錄》化血丹。 2 用于跌打損傷,瘀滯疼痛。本品能活血化瘀而消腫定痛,為傷科要藥?蓡挝秲确蛲夥,或配活血行氣藥同用。 此外,近年來以其化瘀之功,用治冠心病心絞痛,缺血性腦血管病、腦出血后遺癥等,均有較好療效;還可用于血瘀型慢性肝炎。又有以本品注射液肌注,并制成栓劑陰道用藥來治療子宮脫垂者。 【注意】 孕婦慎服。 【用法用量】 3.00 - 9.00 g 【形態】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crn。主根粗壯,肉質,紡錘形、倒圓錐形或圓柱形,常有疣狀突起的分枝。莖單一,直立,不分枝。掌狀復葉,3~6片輪生莖頂;葉柄長5~11.5cm;托葉線形,簇生,長不及2mm;小葉通常5~17,稀3~9,膜質,長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5~15cm,寬2~5cm,基部一對較小,先端長漸尖,基部近圓形,多不對稱,葉緣有細密鋸齒,齒端具小剛毛,兩面沿脈疏生剛毛。傘形花序單生,直徑3~4cm;有花80~100朵或更多,花梗被微柔毛;總花梗長13~30cm;花小,基部具鱗片狀苞片;花萼5齒裂,花瓣5,黃綠色,長圓狀卵形,先端尖;雄蕊5,花絲線形;子房下位,2室,花柱2,稍內彎,下部合生。核果狀漿果,近腎形,直徑約1cm,熟時鮮紅色。種子1~3顆,扁球形,白色;ㄆ6~8月,果期8~10月。 野生于山坡叢林下,今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腳斜坡、土丘緩坡上或人工蔭棚下。分布于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野生者已少見,多為栽培。 【產地】 主產于云南文山、硯山、廣南等地,廣西靖西、睦邊、百色等地。暢銷全國各地,并有大量出口。 【品種考證】 三七始載于《綱目》,謂:“生廣西南丹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暴干,黃黑色。團結者,狀略似白及;長者如老干地黃,有節。”《綱目拾遺》引《識藥辨微》云:“人參三七,外皮青黃.內肉青黑色,名銅皮鐵骨。此種堅重,味甘中帶苦,出右江上司,最為上品。”據以上形態及生境的記述,其原植物與現用三七一致。 《綱目拾遺》:“《金沙江志》,昭參,即人參三七,產昭通府,肉厚而明潤,頗勝粵產。形如人參,中油熟!栋俨葭R》云,人參三七,味微甘,頗似人參,入口生津,切開,內瀝青色,外皮細而綠。又一種出云南昭通者,能亂人參,色味無異,且油熟明透,但少蘆耳,然回味太甜。盆御乘云,近時市品三七之外,有水三七,有白芷三七,有竹節三七,其形狀功效,皆未見其有考核者。按人參三七,形如荸薺,尖圓不等,色青黃,有皮,味甘苦,絕類人參,故名。昭參無皮,形如手指,絕無圓小者,間有短扁形者,亦頗類白芨樣。《金沙江志》所載,以為即人參三七,恐未確。” 【商品規格】 春三七:又名春七。以栽培3年以上植株,在8月上旬立秋前后10天結籽前采挖者。根飽滿、品質優。 冬三七:又名冬七。為栽培3年以上植株,在冬季11月種籽成熟后采挖者。形瘦皺癟。品質較次。 筋條三七:又名筋條七。為加工時剪下的粗支根。 剪口三七:又名剪口七。為加工時剪下的粗短根。 絨根三七:又名絨根七。為加工時剪下的細小支根及須根。 廣三七:產于廣西者。 田三七:產于廣西田陽者。 狗頭三七:個體肥大,質堅皮細,有皺紋橫向隆起者。形似狗頭,故名狗頭三七。 以上均以個大、體重、質堅實、斷面灰黑色、干燥、無裂隙者為佳。 同屬植物秀麗假人參(又名:竹節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Wal1.Var· elegantio (Burkill)Hoo & Tseng,峨嵋三七 P.pseudo-ginseng Wal1.Var. Wangianus Sun)Hoo ? Tseng 及羽葉三七P. Pseudo-ginseng Wal1.Var.Bipinnatifidus (Seem.)Li 的根莖,在西藏等少數地區均同供藥用,功用與人參三七相同。 【化學成分】 根含人參皂甙(ginsenosides)Rb1、 Rd、Re、Rg1、Rg2、Rh,20-O-葡萄糖人參皂甙Rf ,三七皂甙(notoginsenoside)R1、R2、R3、 R4,七葉膽皂甙(gypeno-side) ⅩⅦ。尚含人參皂甙Rb2 。還含揮發油,其中性部分含有 80種化學成分,鑒定出41種,含量較高的有α-及β-愈創烯(α-,β-guaiene各含15.92%), 另外含量超過1% 的有α-古巴烯(α-copaene)、δ-愈創烯、花柏烯(cuparene)、α-,β-, γ-欖香烯(α-,β-,γ-elemene)、α-依蘭油烯(α-muurolene)、α-古蕓烯(α- gurjunene)、十六酸甲酯、十六酸乙酯、十七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乙酯、鄰苯二甲酸二叔丁酯(benzene-diformic acid ditert-butylate)、十八碳二烯酸、異丙苯、環十二碳酮(cy-clodode-canone)、1-甲基-4-過氧甲硫基[2,2,2]辛烷、十四烷、十六烷、十七烷、十八烷、十九烷、廿烷、廿一烷、廿二烷。水提取液中尚含一種具止血活性的三七素(N-oxalo-L- α,β-diaminopro-pionic acid) 。絨根中含人參皂甙Rg1、Rg2、Rg3 ,三七皂甙B1(sanchi-noside B1 ,為達瑪20(22)- 烯-3β, 12β,25三醇6-O-β-D-葡萄吡喃糖甙),尚含結構不清楚的三七皂甙C3、D1、D2 和E2。另含槲皮素、三七黃酮B、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蔗糖。三七塊狀根莖中含人參皂甙Rb1、Rb2、Rd、Re、Rg1和三七皂甙R1。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