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松子仁《中藥學7版》
【名稱】
松子仁
【拼音】
Songziren
【出處】
《開寶本草》
【概述】
為松科植物紅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等的種仁。主產于東北。于果實成熟后采收,曬干,去硬殼取出種子。
【性味歸經】
甘,溫。歸肺、肝、大腸經。
【功效】
潤腸通便,潤肺止咳。
【應用】
1.腸燥便秘。本品質潤氣香,甘潤入腸而有潤腸通便作用,宜用于津枯腸燥便秘之證。如老人虛秘,可以本品配火麻仁、柏子仁等份同研,溶白醋為丸,黃芪湯送服(《本草衍義》)。
2.肺燥干咳。本品質潤,入肺而有潤肺止咳之功。用治肺燥咳嗽,可與胡桃仁共搗成膏狀,加熟蜜,飯后米湯送服(《玄惑傳尸方》)。
【注意】
脾虛便溏,濕痰者禁用。
【用法用量】
煎服,5~10g。或入膏、丸。
【臨床研究】
化學成分:含脂肪油74%,主要為油酸脂、亞油酸脂。另尚含掌葉防已堿、蛋白質、揮發油等。
【參考文獻】
1.《開寶本草》:“主骨節風,頭眩,去死肌……潤五臟,不饑。”
2.《本草綱目》:“潤肺,治燥結咳嗽。”
3.《玉楸藥解》:“松子仁與柏子仁相同,收澀不及而滋潤過之,潤肺止咳,滑腸通秘,開關逐痹,澤膚榮毛,亦佳善之品。”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