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郁李仁《青陽客棧》
【名稱】
郁李仁
【英文】
郁李Chinese Dwarf Cherry Seed ,歐李Dwarf Flowering Cherry Seed ,長梗郁李Longstalk Peach Seed
【拉丁文】
Semen Cerasi
【異名】
郁子(《醫心方》),郁里仁(《珍珠囊》),李仁肉(《藥材學》),小李仁(《全國中草藥匯編》)。原植物郁李又名:常棣(《爾雅》),白棣(《說文》),爵李(《本經》),雀李、車下李(《吳普本草》),山李、爵梅(《廣雅》),雀梅(《本草經集注》),奧李(《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棣梨、樣藜(《滇南本草》),秧李、穿心梅(《植物名實圖考》);榆葉梅又名:山櫻桃、赤棣(《爾雅義疏》);長梗扁桃又名:長柄扁桃(《中國果樹分類學》)。
【性味歸經】
味辛、苦、甘,性平。歸脾、大腸、小腸經。
【功效】
潤燥滑腸,下氣利水。
【藥用】
為薔薇科植物郁李 Cerasus japonica (Thunb.) Lois [Prunus japonica Thunb.] 、歐李 Cerasus humilis (Bge.) Sok. [Prunus humilis Bge.] 、榆葉梅Amygdalus triloba (Lindl.) Ricker [Prunus triloba Lindl.] 、長梗扁桃 Amygdalus pedunculata Pall.[Prunus pedunculata (Pall.) Maxim.] 等的種仁。
【應用】
用于腸燥便秘。郁李仁性潤通下,治腸燥便秘,常與桃仁、杏仁、松子仁等配伍,如《世醫得效方》五仁丸;大腸氣滯者可配枳殼、檳榔、木香等下氣通便;血虛便秘,可配當歸、何首烏等養血潤腸藥同用;腸胃燥熱而大便秘結者,可配鮮生地、芒硝等滋陰養液,泄熱通便。
用于水腫腹滿,腳氣浮腫。郁李仁功能下氣利小便,除水濕,消腫滿,可與桑白皮、赤小豆、白茅根等同用,方如《圣濟總錄》郁李仁湯。
《蘭室秘藏》:“如氣澀而大便不通者,以郁李仁、枳實、皂角仁潤之。”
【注意】
孕婦慎服。
【用法用量】
3.00 - 10.00 g
【形態】
1.郁李
落葉灌木,高1~1.5m。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縱條紋;幼枝黃棕色,光滑。葉互生;葉柄長2~3mm,被短柔毛,托葉2枚,線形,早落;葉片通常為長卵形或卵圓形,稀為卵狀披針形,長3~7cm,寬1.5~2.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有缺刻狀尖銳重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脈上無毛或有稀疏柔毛,花先葉開放或花葉同開,1~3朵簇生,花梗長5~10mm,有棱;萼筒陀螺形,長寬近相等,無毛,萼片橢圓形,比萼筒略長,先端圓鈍,邊有細齒;花瓣白色或粉紅色,倒卵狀橢圓形;雄蕊約32;花柱與雄蕊近等長,無毛。核果近球形,深紅色,直徑約1cm;核表面光滑。花期5月,果期7~8月。生于向陽山坡,路旁或小灌木叢中。分布于東北及河北、山東、浙江等地。
2.歐李
落葉灌木,高0.4~1.5m。小枝灰褐色或棕褐色,被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4mm,無毛或被稀疏短柔毛;托葉線形,長5~6mm,邊緣有腺體;葉片倒卵狀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2.5~5cm,寬1~2cm,中部以上最寬,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單鋸齒或重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無毛或被稀疏短柔毛。花與葉同時開放,單生或2~3朵簇生;花梗長5~10mm,被稀疏短柔毛;萼筒長寬近相等,外面被稀疏柔毛,萼片三角卵圓形,先端急尖或圓鈍;花瓣白色或粉紅色,長圓形或倒卵形;雄蕊30~35;花柱與雄蕊近等長,無毛。核果成熟后近球形,紅色或紫紅色,直徑1.5~1.8cm;核表面除背部兩側外無棱紋。花期4~5月,果期6~10月。
生于海拔100~1800m的向陽山坡沙地,山地灌叢中或庭園栽培。分布于東北及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
3.榆葉梅
落葉灌木,稀小喬木,高2~3m。幼枝無毛或微被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10mm,被短柔毛;葉片寬橢圓形至倒卵形,長2~6cm,寬1.5~3cm,先端短漸尖,常3裂,基部寬楔形,上面被疏柔毛或無毛,下面被短柔毛,邊緣具粗鋸齒或重鋸齒。花1~2朵,腋生,先于葉開放,直徑2~3cm;花梗長4~8mm;萼筒寬鐘形,無毛或幼時微被毛;萼片5,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近先端疏生小鋸齒;花瓣5,粉紅色,近圓形或寬倒卵形,長6~10mm,先端圓鈍,有時微凹;雄蕊25~30,短于花瓣;子房密被短柔毛,花柱稍長于雄蕊。果實近球形,直徑1~1.8cm,先端具小尖頭,紅色,外被短柔毛;果肉薄,成熟時開裂;核近球形,具厚硬殼,兩側幾不壓扁,先端圓鈍,表面具不整齊的網紋。花期4~5月,果期5~7月。
生于山坡、溝旁灌木林中或林緣。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4.長梗扁桃
本種與上種形態相似.但灌木較矮小,高僅1~2m;葉片先端常不分裂,邊緣具不整齊粗鋸齒;核寬卵形,先端具小突尖頭,表面平滑或稍有皺紋。花期5月,果期7~8月。
生于向陽坡地及草原。分布于內蒙古、寧夏。
【產地】
1、郁李仁 主產于山東、遼寧、河北。銷全國。
2、歐李仁 主產于河北、內蒙古東部、遼寧、山東。銷全國。
3、榆葉李仁 主產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銷全國。
4、長梗扁桃仁 主產于內蒙古、寧夏。銷全國。
前兩種統稱小李仁,后兩者稱大李仁。習慣上認為小李仁品質為好。
【品種考證】
郁李仁始載于《本經》,列為下品。《別錄》云:“生高山川谷及丘陵上。”陶弘景謂:“山野處處有,子熟赤色,亦可啖之。”并在“雀梅”條下云:“葉與實俱如麥李。”《蜀本草》載:“樹高五六尺,葉花及樹并似大李,惟子小若櫻桃,甘酸。”宋代《本草圖經》、明代《綱目》也有類似記載并有附圖。綜合以上所述形態特征及附圖,古代所用郁李仁來源于薔薇科櫻屬(Cerasus)多種植物。而目前商品郁李仁主要為櫻屬植物郁李、歐李,桃屬植物榆葉梅、長梗扁桃等的種子。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