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番瀉葉《中藥全書》
【名稱】
番瀉葉
【拼音】
Fnaxieye
【英文】
Senna Leaf
【拉丁文】
Folium Sennae
【異名】
地熏草、泡竹葉(上海)。
【性味歸經】
甘、苦,寒。歸大腸經。
【功效】
瀉下導滯
【藥用】
品為豆科植物狹葉番瀉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葉番瀉C.acutifolia Delile的小葉。
【應用】
用于便秘。本品苦寒降泄,既能瀉下導滯,又能清導實熱,適用于熱結便秘,習慣性便秘及老年便秘。大多單味泡服,小劑量可起緩瀉作用,大劑量則可攻下;若熱結便秘,腹滿脹痛者,可與枳實、厚樸配伍,以增強瀉下導滯作用。此外,番瀉葉又能瀉下行水消脹,可用于腹水腫脹之證。單味泡服,或與牽牛子、大腹皮同用,以增強瀉下行水之功。
【注意】
婦女哺乳期、月經期及孕婦忌用。劑量過大,有惡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
【用法用量】
溫開水泡服,1.6~3g;煎服,5~9g,宜后下。
【形態】
1.狹葉番瀉 小灌木,高達1m。羽狀復葉,小葉5~8對,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急尖,基部稍不對稱,無毛或幾無毛。花黃色,集成總狀花序。莢果扁長方形,長4~6cm,寬1~1.7cm,背縫頂端有清楚的尖突。
2.尖葉番瀉 小葉4~6對,多為長卵形,先端急類或有棘尖,皮面灰綠色;花較小;莢果寬2~2.5cm,頂端的尖突不明顯。
【產地】
狹葉番瀉主產于印度;埃及和蘇丹亦產。尖葉番瀉主產于埃及的尼羅河中上游地區;我國海南、云南有引種。商品主要由印度進口。
【栽培】
尖葉番瀉喜高溫、干燥氣候,怕寒冷;宜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疏松的砂壤土種植。用種子繁殖,于高溫干旱季節穴播,行株距各66cm,每穴播3~4粒,覆土蓋草,保持土壤濕潤,苗高10~13cm時間苗,每穴留苗1株。也可進行育苗移栽。出苗后嚴格控制澆水,保 持田間土松草凈,多施氮、磷肥。如以收葉為主,則需在現蕾期摘蕾摘頂芽,促使枝葉生長。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生立枯病,應及時拔除 病株,用65%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噴霧;葉斑病,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粉蝶幼蟲為害葉片,應用90%晶體敵百蟲 800倍液噴殺。
【商品規格】
番瀉葉的規格較多,普通我國進口的有一級、二級和大路貨三種,一級品葉大、尖、色綠無黃葉及枝梗,碎葉及雜質不超過5%;二級品葉尖、色綠、梗小,碎葉、黃葉及雜質不超過8%,大路貨,圓葉不超過20%,梗、碎葉及雜質不超過12%。目前市售品主要為印度產 品,分狹葉和尖葉兩種。
【顯微特征】
番瀉葉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上下表皮均有氣孔及單細胞非腺毛;有的表皮細胞含粘液質,積聚于內壁。葉肉為兩面柵欄組織,均為1列細胞,上面的柵欄組織細胞較長(約150mm),下面的較短(50~80mm);海綿組織2~3列細胞,細胞類圓形,有的含草酸鈣 簇晶。主脈上主有柵欄組織通過;維管束的上下均有微木化的纖維束,并為晶纖維。番瀉葉粉末:
1.狹葉番瀉:①葉脈晶纖維明顯;海綿組織細胞含草酸鈣簇晶。②單細胞非腺毛較少,具壁疣。③上下表皮均有平軸式氣孔,副衛細胞2~3個。
2.尖葉番瀉:葉單細胞非腺毛眾多;氣孔副衛細胞大多為2個。
【化學成分】
1.狹長番瀉葉 含番瀉甙A及B(二者互為立體異構)、番瀉甙C及D(二者互為立體異構)、蘆薈大黃素雙蒽酮甙、大黃酸葡萄糖甙、蘆薈大黃素葡萄糖甙,以及少量大黃酸、蘆薈大黃素。此外,尚含山柰甙、蜂花醇、水楊酸、棕櫚酸、硬脂酸、植物甾醇及其甙等。
2.尖葉番瀉葉 含蒽醌衍生物0.85%~2.86%,其中有番瀉甙A、B、C,蘆薈大黃素-8-葡萄糖甙,大黃酸-8-葡萄糖甙,大黃酸-1-葡萄糖甙,以及蘆薈大黃素、大黃酸、異鼠李素、山柰素、植物甾醇及其甙等。
【理化鑒別】
1.粉末遇堿液顯紅色。
2.粉末作Borntrager 氏試驗,氨液顯紅色至紫色。
【藥理作用】
1.瀉下作用:番瀉葉的藥效以雙蒽酮甙類如番瀉甙A作用最強,蒽醌甙次之,游離蒽醌可能經消化道氧化,故作用較弱;結合型的甙類有保護作用,達大腸時經細菌或酶分解成甙元,刺激大腸,增加張力和蠕動,并減少水分吸收而致瀉(見大黃)。
2.抗真菌:25%水浸劑用試管法,對奧杜盎小孢子菌、星形奴卡菌有抑制作用。
3.止血:番瀉葉總蒽醌甙200mg/kg腹腔注射,對小鼠毛細管法有止有作用。
4.毒性:番瀉葉甙腹腔注射,對小鼠的LD50為1.141g/kg。
【采收加工】
狹長番瀉葉應在開花前采收,陰干,按大小分級,用水壓機打包。尖葉番瀉葉在7~8月采葉,曬干,按全葉與碎葉分別包裝。
【炮制】
將原藥除去雜質與枝梗,篩去灰屑。
【性狀】
1.狹葉番瀉 小葉片多完整平擔,長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5~5cm,寬0.4~2cm,全緣,葉端尖或有短刺,基部略不對稱,上表面黃綠色,下表面淺黃綠色,無毛或近無毛,葉脈稍隆起;小葉柄長約1mm。葉片革質,有葉脈及葉片壓迭線紋(加壓打包所成)。氣微弱特異,味微苦,稍有粘性。
2.尖葉番瀉 小葉片略卷曲,廣披針形或長卵形,長2~3cm,寬0.6~1.m,葉端尖或微凸,葉基不對稱,兩面均有細短毛茸。質地較薄脆,無壓迭線紋。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