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治毒蛇咬 搗神仙對坐草汁飲,以渣罨傷口立愈。(《綱目拾遺》引《祝穆試效方》) 15.治疝氣 過路黃15g,青木香6g。搗汁沖酒服。(《湖南藥物志》) 16.治痔瘡(內痔嵌頓、血栓外痔、炎性外痔、肛竇炎、肛乳頭炎) 過路黃鮮者100g,干品減半,水煎服,日1劑。一般服藥1~3劑后腫消痛止。〔《中國肛腸病雜志》1986,(2):48〕 【參考文獻】 《本草綱目拾遺》:味微甘,性微寒,祛風,治濕熱。《百草鏡》:跌打損傷,瘧疾,產后驚風,肚癰便毒痔漏,擦鵝掌風。汁漱牙疼。 《葛祖方》:去風散毒,煎湯洗一切瘡疥,神效。《采藥志》云:發散頭風風邪,治腦漏白濁熱淋,玉莖腫痛,搗汁沖生酒吃,神效。 按:蔣儀《藥鏡》云:佛耳草下痰作喘,能去肺脹,止哮發嗽,大救金寒,以之列入熱部,豈以其氣辛耶? 疥瘡《救生苦海》:鈸兒草加鹽少許,搓熟頻擦全化,然后洗浴,三次必愈。若用煎洗,反不見效。 疔瘡走黃,毒歸心《慈航活人書》:銅錢草,即遍地香。采葉搗爛,童便煎服,服后再飲好菜油二三碗令吐,如吐即不必服矣。再加生豬腦一個,同白粽子搗勻敷。 張介賓《本草正》:佛耳草味微酸,性溫,大溫肺氣,止寒嗽,散痰氣,散風寒寒熱,亦止泄瀉。鋪艾卷作筒,用熏久嗽尤妙。 【錄自】 《青陽客棧》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