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石韋《中藥學7版》 【名稱】 石韋 【拼音】 Shiwei 【出處】 《神農本草經》 【概述】 為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韋Pyrrosia sheareri (Bak.)Ching和石韋P. lingua(Thunb.) Farwell或有柄石韋P. petio1osa (Christ) Ching的干燥葉。各地普遍野生。主產于浙江、湖北、河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根莖及根,揀去雜質,洗去泥沙,曬干或陰干,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 甘、苦,微寒。歸肺、膀胱經。 【功效】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應用】 1.淋證。本品藥性寒涼,清利膀胱而通淋,兼可止血,尤宜于血淋。對膀胱濕熱見小便淋瀝澀痛諸淋者,也常應用。用于血淋,與當歸、蒲黃、芍藥同用,如石韋散《千金方》;用于熱淋,如《圣惠方》以本品與滑石為末服;用于石淋,如《古今錄驗》石韋散,與滑石為末,用米飲或蜜沖服。 2.肺熱咳喘。石韋入肺經,清肺熱,止咳喘。用于肺熱咳喘氣急,可與魚腥草、黃芩、蘆根等同用。 3.血熱出血。石韋既止血又涼血,故對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尤為適合?蓡斡没螂S證配伍側柏葉、梔子、丹參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石韋含β—谷甾醇、芒果苷、異芒果苷、延胡索酸等。 2.藥理作用:石韋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抗病毒,鎮咳,祛痰作用。 3.臨床研究: 據報道,有柄石韋葉20片左右,水煎服;治急性腎盂腎炎,多有效(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技術資料選編(內科疾病).1970.65)。 用石韋、雞血藤、太子參、陳皮、阿膠,煎服2~6個月,可使周圍血象三系恢復正常(中西醫結合雜志,1989,9(1):9)。石韋還可治療乳糜尿,尿路結石,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放療或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 2.《本草綱目》:“主崩漏金瘡,清肺氣”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