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萆薢《中藥學7版》

時間:2017-05-16 03:36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萆薢《中藥學7版》 【名稱】 萆薢 【拼音】 Bixie 【出處】 《神農本草經》 【概述】 為薯蕷科植物綿萆薢 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福州薯蕷D.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或粉背薯蕷D. hypoglauca Palibin的干燥根莖。前兩種稱綿萆薢,
【標題】
萆薢《中藥學7版》
【名稱】
萆薢
【拼音】
  Bixie
【出處】
  《神農本草經》
【概述】
  為薯蕷科植物綿萆薢 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福州薯蕷D.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或粉背薯蕷D. hypoglauca Palibin的干燥根莖。前兩種稱“綿萆薢”,主產于浙江、福建;后一種稱“粉萆薢”,主產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切片,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
  苦,平。歸腎、胃經。
【功效】
  利濕去濁,祛風除痹。
【應用】
  1.膏淋,白濁。本品善利濕而分清去濁,為治膏淋要藥。用于膏淋,小便混濁,白如米泔。常與烏藥、益智仁、石菖蒲同用,如萆解分清飲《楊氏家藏方》;亦可用治婦女白帶屬濕盛者,與豬苓、白術、澤瀉同用。
  2.風濕痹痛。本品能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善治腰膝痹痛,筋脈屈伸不利。若偏于寒濕者,可與附子、牛膝同用,如萆薢丸《圣濟總錄》;屬濕熱者,則與黃柏、忍冬藤、防己等配伍用。
【注意】
  腎陰虧虛遺精滑泄者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萆薢含薯蕷皂苷等多種甾體皂苷,總皂苷水解后生成薯蕷皂苷元等。此外,還含鞣質、淀粉、蛋白質等。
  2.藥理作用:萆薢含的薯蕷皂苷、克拉塞林苷均有抗真菌作用。
  3.臨床研究: 據報道,單用萆薢一味,碾粉,口服,治療高脂血癥,療效顯著 。(上海中醫藥雜志,1988,8:4)。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主腰背痛,強骨節,風寒濕周痹,惡瘡不瘳,熱氣。”
  2.《本草綱目》:“治白濁,莖中痛,痔瘺壞瘡。”
【附注】
  據考歷代本草所記載的萆薢,主要來源于薯蕷科植物和百合科菝葜屬植物。現時商品萆薢有:粉萆薢、綿萆薢、紅萆薢、白萆薢、土萆薢之分。品種極為復雜,前二種主要來源于薯蕷科植物,后三種主要來源百合科菝葜屬或肖菝葜屬植物。萆薢應以薯蕷科粉萆薢和綿萆薢為正品。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