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biāo)題】 通草 【拼音】 Tongcao 【概述】 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Hook.)K.Koch的干燥莖髓。主產(chǎn)于貴州、云南、四川、臺灣、廣西等地。多為栽培:秋季割取莖。裁成段,趁鮮時取出莖髓,理直,曬干,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jīng)】 甘、淡,微寒。歸肺、胃經(jīng)。 【功效】 利尿通淋,通氣下乳。 【應(yīng)用】 1.淋證,水腫。本品氣寒味淡而體輕,入太陰肺經(jīng),引熱下降而利小便,既通淋,又消腫。尤宜于熱淋之小便不利,淋瀝澀痛,與冬葵子、滑石、石韋同用,如通草飲子《普濟(jì)方》;用于石淋,可與金錢草、海金沙等同用;用于血淋,可與石韋、白茅根、蒲黃等同用;用于水濕停蓄之水腫證,可配豬苓、地龍、麝香,共研為末,米湯送服,如通草散《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 2.產(chǎn)后乳汁不下。本品入胃經(jīng),通胃氣上達(dá)而下乳汁。且味甘淡,多用于產(chǎn)后乳汁不暢或不下,與穿山甲、甘草、豬蹄同用,如通乳湯(《雜病源流犀燭》)。 【注意】 孕婦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臨床研究】 1.化學(xué)成分:本品含肌醇、多聚戊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及谷氨酸等15種氨基酸,尚含鈣、鎂、鐵等21種微量元素。 2.藥理作用:通草有利尿作用,并能明顯增加尿鉀排出量,有促進(jìn)乳汁分泌等作用。通草多糖具有一定調(diào)節(jié)免疫和抗氧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xiàn)】 1.《日華子本草》謂其:“明目,退熱,催生,下胞,下乳。” 2.《醫(yī)學(xué)啟源》:“通陰竅澀不利,利小便,除水腫,癃閉,五淋。” 【附注】 通草、木通名稱不同,氣味有別。但今之木通,古書稱為“通草”。今之通草,古書稱為“通脫木”,當(dāng)知區(qū)別,不可混淆。 【圖片】 藥材通草 ![]() 藥材通草B ![]() 藥材通草橫切面 ![]() 通脫木 ![]() 通脫木《本草綱目》 ![]() 通草 通草《本草圖苑》 ![]() 【表格】 通草《中藥歌決》 【歌決】 通草甘寒歸肺胃,解熱催乳通利水; 五淋水腫肺熱咳,乳閉耳聾目昏憒。 (責(zé)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