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玫瑰花《中藥學7版》 【名稱】 玫瑰花 【拼音】 Meiguihua 【出處】 《食物本草》 【概述】 為薔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主產于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四川等地。春末夏初花將開放時分批采摘,除去花柄及蒂,及時低溫干燥。生用。 【性味歸經】 甘、微苦,溫。歸肝、脾經。 【功效】 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應用】 1.肝胃氣痛。本品芳香行氣,味苦疏泄,有疏肝解郁、醒脾和胃、行氣止痛之功。用治肝郁犯胃之胸脅脘腹脹痛,嘔惡食少,可與香附,佛手,砂仁等配伍。 2.月經不調、經前乳房脹痛。本品善疏解肝郁,調經解郁脹,治肝氣郁滯之月經不調,經前乳房脹痛,可與當歸、川芎、白芍等配伍。 3.跌打傷痛。本品味苦疏泄,性溫通行,故能活血散瘀以止痛。治療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可與當歸、川芎、赤芍等配伍。 【用法用量】 煎服,1.5~6g。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香茅醇、牻牛兒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此外,尚含槲皮苷、鞣質、脂肪油、有機酸等。 2.藥理作用:玫瑰油對大鼠有促進膽汁分泌作用;玫瑰花對實驗性動物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臨床研究: 用玫瑰舒心口服液(由玫瑰花、柴胡、枳殼、川芎、香附、白芍組成)治療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100例,緩解心絞痛總有效率為98%,心電圖改善率為75%(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2,7:414);玫瑰花糖膏(玫瑰花100g搗碎、與白砂糖300g混勻,置陽光下,待糖溶化后服用)日服3次,每次10g。可以治療胃痛、消化不良、肺結核咳血,此膏可以長期食用,具有強身健體,和脾健胃,潤膚美容之功;以玫瑰花12g,半夏、紅棗、蘇梗各10g,每日1劑水煎服,可用以治療梅核氣(中國民族醫藥雜志,1999,3:25)。 【參考文獻】 1.《藥性考》:“行血破積,損傷瘀痛。” 2.《本草綱目拾遺》:“和血行血,理氣,治風痹、噤口痢、乳癰、腫毒初起、肝胃氣痛。” 3.《本草正義》:“玫瑰花,香氣最濃,清而不濁,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氣活血,宣通窒滯而絕無辛溫剛燥之弊,斷推氣分藥之中,最有捷效而最為馴良者,芳香諸品,殆無其匹。”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