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 1.莪術 《本草圖經》:“削去粗皮,蒸熟暴干用。”“用時熱灰火中煨令透熟,乘熱入臼中搗之,即碎如粉。”《博濟方》:“搗為末。”《朱氏集驗方》:“去皮切片。”《衛生寶鑒》:“鍘開搗細。”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大小個分開,洗凈,潤透或置籠屜內蒸軟后切薄片,干燥。生品行氣止痛,破血祛瘀力甚。 2.醋莪術 《雷公炮炙論》:“凡使,于砂盆中用醋磨令盡,然后于火畔吸令干,重篩過用。”《校注婦人良方》:“醋浸炒。”《普濟方》:“醋煮,切片,焙干,為末。”《幼幼集成》:“去毛,醋浸,煨熟。”現行,取凈莪術置鍋中,加米醋與適量水浸沒,煮至醋液被吸盡,切開無白心時,取出稍晾,切薄片,干燥。每莪術100kg,用米醋20kg。醋炙后入肝經血分,增強散瘀止痛的作用。 3.酒莪術 《開寶本草》:“酒研服之。”《丹溪心法》:“酒洗,炒。”現行,取凈莪術片,置鍋內,用微火加熱,炒熱后,均勻噴入酒,繼續炒干,取出晾涼。每莪術片0.5kg,用酒0.06kg。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防蛀。醋莪術、酒莪術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附方】 1.治一切冷氣搶心切痛,發即欲死 蓬莪荗二兩(釅醋久煮),木香一兩(煨)。為末。每服半錢,淡醋湯下。如久患心腹痛時復發動者,此藥可絕根源。(《衛生家寶》蓬莪荗散) 2.治癖氣發歇,沖心疼痛,不知人 蓬莪荗(煨,銼)半兩,胡椒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半錢匕,醋湯調下,不計時候。(《圣濟總錄》蓬莪術散) 3.治婦人血氣攻心(痛)不可忍并走注 蓬莪術半兩(油煎乘熱切片),玄胡索一分。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淡醋湯調下,食前。(《雞峰普濟方》玄胡索散) 4.治吞酸吐酸 蓬莪術一兩,川黃連五錢(吳茱萸五錢同煮,去吳茱萸)。水煎服。(《丹溪心法》) 5.治大病之后,脾氣虛弱,中滿腹脹,四肢虛浮,狀若水氣 蓬莪荗(炮,切)、香附(炒)、茴香(炒)、陳橘皮(去白)、甘草(炙)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煎燈心、木瓜湯下。(《楊氏家藏方》正脾散〕 6.治氣不接續,氣短,兼治滑泄及小便數 蓬莪荗一兩,金鈴子(去核)一兩。上件為末,更入硼砂一錢,煉過研細,都和勻。每服二錢,鹽場或溫酒調下,空心服。(《孫尚藥方》正元散) 7.治小兒疳熱久蒸,肌肉消瘦,形容憔悴,神情不樂,飲食雖多,不生肌肉 蓬莪術(炮)、赤芍藥、川當歸、鱉甲(米醋炙焦為度,去裙)等分。上為細末,煮面糊為丸麻子大。一歲二十丸,熟水送下。量兒大小,加減服之。(《普濟方》神妙宜氣丸) 8.治盤腸內吊腹痛 以溫水化阿魏一錢,去砂石,浸蓬莪術半兩,一晝夜取出,焙干為細末。每服半錢,煎米飲紫蘇湯調下,空心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魏香散) 9.治小腸臟氣,非時痛不可忍 蓬莪荗研末,空心蔥酒服一錢。(《綱目》引《楊子建護命方》) 10.治婦人血氣痛游走及腰痛 蓬術(切片)、干漆(研碎)各二兩。上同炒令漆焦香,取出漆不用,只用蓬術為末。溫酒調下三錢。腰痛,胡桃酒下;游走痛,冷水調下。(《普濟方》) 11.治婦人血積血塊,經閉 莪術、三棱各一兩,熟大黃一兩。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湯下。(《慎齋遺書》) 12.治產后心腹有宿冷疼痛 蓬莪術一兩,五靈脂三兩,醋三升。上搗羅為末,以醋熬為膏,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蘹香揚或熱酒下十丸。(《普濟方》) 13.治小便不通 蓬莪術(銼,炒)、蘹香子(炒)、茶葉各半兩。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鹽二錢匕,蔥白二寸,煎至六分,和滓空心服。(《圣濟總錄》) 14.治傷撲疼痛 莪術、白僵蠶、蘇木各一兩,沒藥半兩。為末。每服二錢,水煎溫服,日三五服。(《博濟方》蓬莪散) 15.治漆瘡 以蓬莪術、貫眾煎湯洗之。(《普濟方》) 【參考文獻】 《藥性論》:亦可單用。能治女子血氣心痛,破痃癖冷氣,以酒醋磨服,效。 《日華子本草》:得酒醋良。治一切氣。開胃,消食,通月經,消瘀血,止撲損痛下血,及內損惡血等。 《開寶本草》:味苦、辛,溫,無毒。主心腹痛,中惡疰忤鬼氣,霍亂冷氣,吐酸水,解毒,食飲不消,酒研服之。又療婦人血氣,丈夫奔豚。 《本草圖經》:莪術,古方不見用者。今醫家治積聚諸氣,為最要之藥。與荊三棱同用之良,婦人藥中亦多使。 《藥類法象》:氣溫,味苦辛。 主心膈痛,飲食不消。破痃癖氣最良。除積聚。 《湯液本草》:氣溫,味苦辛,無毒。 《象》云:治心膈痛,飲食不消,破痃癖氣最良。 《本草》云:治婦人血氣,丈夫賁豚,治心腹痛,中惡,疰忤鬼氣,霍亂冷氣,吐酸水,解毒,飲食不消。酒研服。 《液》云:色黑,破氣中之血,入氣藥發諸香。雖為泄劑,亦能益氣,故孫用和治氣短不能接續,所以大小七香丸、集香丸散及湯內,多用此也。 《本草綱目》:郁金入心,專治血分之病;姜黃入脾,兼治血中之氣;莪術入肝,治氣中之血,稍為不同。王執中《資生經》云:執中久患心脾疼,服醒脾藥反脹。用耆域所載蓬莪術面裹炮熟研末,以水與酒醋煎服,立愈。蓋此藥能破氣中之血也。 《本草經疏》:蓬莪術感夏末秋初之氣,而得土金之味,故其味苦辛,其氣溫而無毒。陽中陰,降也。入足厥陰肝經氣分,能破氣中之血。入氣藥發諸香。主積聚諸氣,為最要之藥。與京三棱同用之良。心腹痛者,非血氣不得調和,即是邪客中焦所致。中惡疰忤鬼氣,皆由氣不調和,臟腑壅滯,陰陽乖隔,則疫癘疰忤鬼氣得以憑之。術氣香烈,能調氣通竅,竅利則邪無所容而散矣。解毒之義亦同乎是。其主霍亂,冷氣吐酸水,乃飲食不消,皆行氣之功也,故多用酒磨。又療婦人血氣結積,丈夫奔豚,入肝破血行氣故也,多用醋磨。郁金入心亦入肝,專主血分,亦散肝郁;術與三棱專能行氣破積,姜黃行氣破血,入脾為多。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