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莪術《青陽客棧》

時間:2017-12-02 10:26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莪術《青陽客棧》 【名稱】 莪術 【英文】 Zedoary 【拉丁文】 莪術 Rhizoma Curcumae Aeruginosae,廣西莪術(桂莪術)Rhizoma Curcumae Kwangsiensis,溫郁金(溫莪術)Rhizoma Curcumae Wenuyujin 【異名】 篷莪荗(藥性論),蒁藥(《新修本草》
【標題】
莪術《青陽客棧》
【名稱】
莪術
【英文】
  Zedoary
【拉丁文】
  莪術 Rhizoma Curcumae Aeruginosae,廣西莪術(桂莪術)Rhizoma Curcumae Kwangsiensis,溫郁金(溫莪術)Rhizoma Curcumae Wenuyujin
【異名】
  篷莪荗(藥性論),蒁藥(《新修本草》),篷莪術(侯寧極《藥譜》),廣荗(《珍珠囊》),蓬術(《普濟方》),青姜(《續醫說》),羌七(《生草藥性備要》),廣術(《本草求真》),黑心姜(《嶺南采藥錄》),文術(《四川中藥志》)。 原植物①莪術(《醫學入門》)又名:山姜黃、綠姜;②廣西莪術又名:桂莪術、毛莪術(《中藥志》);③溫郁金又名:溫莪術(《中藥志》)。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
【功效】
  行氣破血,消積止痛。
【藥用】
  為姜科植物莪術 Curcuma aeruginosa Roxb. [C. zedoaria non Rosc.]、廣西莪術 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和溫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的根莖。
【應用】
  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經閉痛經,癥瘕痞塊等證。莪術辛散苦泄,溫通行滯,既能破血祛瘀,又能行氣止痛,用治上證,每與三棱相須而用,以加強破瘀消癥止痛之功。或與當歸、川芎、小茴香等配伍,以治婦人血氣結滯,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如《證治準繩》莪術散。體虛者當與黨參、白術、熟地等同用,以免損傷正氣。此外,本品還治跌打損傷,血瘀腫痛,早期宮頸癌。
  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等證。莪術能行氣消積而止痛,可配木香治療心腹疼痛,發即欲死者。如病由寒凝氣滯引起者,配高良姜;氣滯血瘀而致者,配延胡索;與阿魏同用可治痧氣腹痛;與小茴香配伍可治寒疝腹痛等。治飲食積滯,脘痞腹痛,大便閉結,可與三棱、香附、谷芽等同用,如《證治準繩》莪術丸。若兼見脾氣虛弱者,應配合補氣健脾藥同用。
【注意】
  月經過多及孕婦禁服。
【用法用量】
  3.00 - 10.00 g
【形態】
  1.莪術
  多年生草本,高80~150cm。主根莖陀羅狀至錐狀陀羅形,側根莖指狀,內面黃綠色至墨綠色,或有時灰藍色,須根末端膨大成肉質紡錘形,內面黃綠或近白色。葉鞘下段常為褐紫色。葉基生,4~7片;葉柄短,為葉片長度的1/3~1/2或更短;葉片長圓狀橢圓形,長20~50cm,寬8~20cm,先端漸尖至短尾尖,基部下延成柄,兩面無毛,上面沿中脈兩側有1~2cm寬的紫色暈。穗狀花序圓柱狀,從根莖中抽出,長12~20cm,有苞片20多枚,上部苞片長橢圓形,長4~6cm,寬1.5~2cm,粉紅色至紫紅色;中下部苞片近圓形,長2~3.5cm,寬1.5~3.2cm,淡綠色至白色。花期4~6月。
  生于山野、村旁半陰濕的肥沃土壤上,亦見于林下。分布于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浙江、福建、湖南等地有少量栽培。
  2.廣西莪術
  多年生草本,高50~110cm。主根莖卵圓形,側根莖指狀,斷面白色或微黃色。須根末端常膨大成紡錘形塊根,斷面白色。葉基生,葉柄為葉片長度的1/4,被短柔毛;葉鞘長10~39cm,被短柔毛;葉2~5片,直立,葉片長橢圓形,長14~39cm,寬4.5~7(~9.5)cm,先端短尖至漸尖,基部漸狹,下延,兩面密被粗柔毛,有的類型沿中脈兩側有紫暈。穗狀花序從根莖中抽出,圓柱形,先葉或與葉同時抽出,長約15cm,直徑約7cm,花序下的苞片闊卵形,淡綠色,上部的苞片長圓形,淡紅色;花萼白色,長約1cm,一側裂至中部,先端有3鈍齒;花冠近漏斗狀,長2~2.5cm,花瓣3,粉紅色,長圓形,后方的1片較寬,先端略成兜狀;側生退化雄蕊花瓣狀,淡黃色,唇瓣近圓形,淡黃色,先端3淺圓裂,花藥基部有距;子房被長柔毛,花柱絲狀,柱頭頭狀,有毛。花期5~7月。
  栽培或野生于山坡草叢及灌木叢中。分布于廣西。
  3.溫郁金又名:溫莪術《中藥志》。原植物參見“郁金”條。
【產地】
  1.莪術:主產于四川溫江及樂山地區。廣東、廣西、云南、浙江、福建、湖南等地也有少量栽培。銷西南及西北地區。
  2.廣西莪術:主產于廣西的上思、貴縣、橫縣、大新、邕寧等地。銷華北、華南和國內其他地區,并有部分出口。
  3.溫郁金(溫莪術):主產于浙江瑞安。銷江蘇、浙江及京津等地區。
【品種考證】
  本品始載于《雷公炮炙論》。《新修本草》姜黃條云“西戌人謂之蒁藥。”說明當時莪術與美黃是混稱的。《本草拾遺》曰:“一名蓬蒁,黑色;二名蒁,黃色;三名波殺,味甘有大毒。”“蓬莪”可能是指莪術 Curcuma aeruginosa Roxb. (根莖斷面墨綠,干時黑色);“蒁”可能包括溫郁金 C.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根莖斷面黃色);“波殺”有大毒,應不是姜黃屬植物。《本草圖經》云:“蓬莪荗生西戎及廣南諸州,今江、浙或有之。三月生苗在田野中。其莖如錢大,高二三尺。葉青白色,長一二尺,大五寸已來,頗類蘘荷。五月有花,作穗,黃色,頭微紫。根如生姜而荗在根下,似雞鴨卵,大小不常。”并附“端州蓬莪荗”和“溫州蓬莪荗”圖。溫州蓬莪荗即分之溫郁金,端州蓬莪荗應為廣西莪術 C.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開寶本草》:“蓬莪荗,子似干椹,葉似XIANG荷,荗在根下,并生,一好一惡,惡者有毒,人取之,先放羊食,羊不食者,棄之。”《綱目》:“蓬莪荗,今人多以醋炒或煮熟人藥,取其引入血分也。”《本經逢原》:“蓬莪荗,入肝經藥醋炒;入心、脾藥面裹煨熟;入四物湯碉經,羊血或雞血拌炒。”
【商品規格】
  蓬莪術:又名莪術、文術。為植物莪術和郁金的根莖。主產于四川。
  桂莪術:又名廣西莪術。為植物廣西莪術的根莖。主產于廣西等地。
  溫莪術:為同屬植物溫郁金Curcuma wenchowensis Y. H. Chen的根莖,蒸熟或煮透,曬干入藥者。主產于浙江。
  以上均以個大均勻、干燥、質堅實、光滑、香氣濃者為佳。
【化學成分】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