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海浮石《中藥學7版》

時間:2017-12-07 10:41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海浮石《中藥學7版》 【名稱】 海浮石 【拼音】 Haifushi 【出處】 《本草拾遺》 【概述】 為胞孔科動物脊突苔蟲Costazia aculeala Canu et Bassler 瘤苔蟲C.costazii Audouim的骨骼,俗稱石花;或火山噴出的巖漿形成的多孔狀石塊,又稱大浮海石或
【標題】
海浮石《中藥學7版》
【名稱】
海浮石
【拼音】
  Haifushi
【出處】
  《本草拾遺》
【概述】
  為胞孔科動物脊突苔蟲Costazia aculeala Canu et Bassler 瘤苔蟲C.costazii Audouim的骨骼,俗稱石花;或火山噴出的巖漿形成的多孔狀石塊,又稱大浮海石或小浮海石。前者主產于浙江、江蘇、福建、廣東沿海,夏秋季撈起,清水洗去鹽質及泥沙,曬干;后者主產于遼寧、山東、福建、廣東沿海。全年可采,撈出洗凈曬干,搗碎或水飛用。
【性味歸經】
  咸,寒。歸肺、腎經。
【功效】
  清肺化痰,軟堅散結,利尿通淋。
【應用】
  1.痰熱咳喘。本品寒能清肺降火,咸能軟堅化痰。治痰熱壅肺,咳喘咯痰黃稠者,常配瓜萎、貝母、膽星等同用,如清膈煎(《景岳全書》);若肝火灼肺,久咳痰中帶血者,可配青黛、山梔、瓜蔞等藥用,以瀉肝清肺,化痰止血,如咳血方(《丹溪心法》)。
  2.瘰疬,癭瘤。本品能軟堅散結,清化痰火。常配牡蠣、貝母、海藻等同用。
  3.血淋、石淋。可單味研末或配小薊、蒲黃、木通等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打碎先煎。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脊突苔蟲的骨骼,主含碳酸鈣,并含少量鎂、鐵及酸不溶物質;火山噴出的巖漿形成的多孔狀石塊上要成分為二氧化硅,亦含氯、鎂等。
  2.藥理作用:本品有促進尿液分泌及祛除支氣管分泌物的作用。
  3.臨床研究: 以大劑量海浮石為主配生地、川貝母、生大黃,水煎服,治療肺動脈高壓所致的頑固性咯血,同對對支氣管擴張咯血、支氣管炎、淋巴結核等也有很好的作用(浙江中醫雜志,1991,10:468);海浮石研細末溫開水送服,治胸部迸傷25例,取得良效。(光明中醫,1999,4:43),用類似法(黃酒、白酒送服海浮石)治療閃腰岔氣36例,全部有效(山東中醫雜志,1997,1:41),以浮海石為主配川楝子、延胡索、硫酸鋁制成克癃靈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療前列腺增生,總有效率96%(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1991,12:739)。
【參考文獻】
  1.《本草綱目》引朱震亨:“海石,治老痰結塊,咸能軟堅也。”
  2.《本草綱目》:“消瘤癭結核疝氣,下氣,消瘡腫。”“浮石,入肺除上焦痰熱,止咳嗽而軟堅,清其上源,故又治諸淋。”
  3.《本草正》:“消食,消熱痰,解熱渴,熱淋,止痰嗽喘急,軟堅癥,利水濕。”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