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所能承受的疼痛來說,鼻炎的刺激雖不是很強烈,但不及時醫治,也足以令人們的身體每況愈下。作為鼻炎的一種,過敏性鼻炎如果不加重視,同樣會給人的身體帶來傷害。 什么是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危險因素的年齡段多存在于青少年身上,兒童也尤為常見,并以女性為主,且女性激素可加重變態反應。 據統計,我國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1~3個人患有過敏性鼻炎,并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北京同仁醫院鼻科副主任王成碩表示,過敏性鼻炎引起的鼻部癥狀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學習質量,甚至還會干擾到正常的社會交往。 究竟如何正確認識過敏性鼻炎呢? 王成碩透露,過敏性鼻炎是由敏感個體(醫學上稱之為特應性個體(atopic individual)接觸了環境中的過敏原(allergen)后,引發的一系列鼻癢、流涕、鼻堵、噴嚏、嗅覺減退等鼻部癥狀。主要的過敏原有塵螨、花粉、貓狗之類寵物的毛以及霉菌等。另外,個人體質不同,在多個器官過度勞累的情況下,患者也會對諸如雞蛋、花生、堅果、蘋果、梨等食物產生過敏。嬰兒則是對牛奶和大豆尤為敏感。 發病機制極為復雜 “過敏性鼻炎的發病機制極為復雜,遺傳因素和后天的環境刺激均起作用。”王成碩稱。 一般來講,父母有一方患病(尤其是母親)的話,子女患過敏性疾病的幾率會顯著提高。嬰兒發生過敏性疾病往往有時間特征,即生命的不同階段發生過敏反應的“靶器官”也會不同。如嬰兒在周歲內最常表現為食物過敏(如牛奶、雞蛋過敏)和濕疹,兩三歲時多表現為哮喘,然后表現為過敏性鼻炎。該現象稱之為過敏性疾病的自然進程(allergy march)。此外,研究顯示,嬰兒時期的人工喂養、空氣污染、飲食結構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失衡,維生素C、E的攝入減少等,均可增加發生過敏性鼻炎的可能。 在預防方面,飲食結構的調整、減少污染的接觸可能對胎兒有幫助。準媽媽可在懷孕期間適量攝入些西蘭花、西紅柿、芹菜、獼猴桃、山藥的營養成分。 秋冬季節是過敏性鼻炎的高發季,主要是因為秋季是花粉的飄散高峰,屆時大氣中飄散著大量看不見的花粉顆粒,這些花粉如果被過敏者吸入鼻腔,就會引發劇烈的噴嚏、流清涕、鼻癢、眼癢等癥狀。因為花粉的飄散有其時間的規律性,所以可以采取預防性用藥的方式來更有效率地治療該病。即在每年花粉季節前兩周左右開始口服抗組胺藥(每日一次),這樣可以提高療效,減少整體用藥量。 病癥影響分為輕重 過敏性鼻炎可根據病癥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分為輕度和重度。王成碩介紹,癥狀輕微,尚未對生活質量產生明顯影響的稱為“輕度過敏性鼻炎”,此外,假如對生活質量已經造成明顯影響,我們稱為‘中重度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如不及時改善,病菌會感染身體的其他器官,從而引起中耳炎、結膜炎、慢性鼻竇炎等病癥。王成碩表示,長期的鼻堵會引發缺氧,失眠、血壓升高等,相當一部分人會引發哮喘。 診斷檢查需要三項 王成碩介紹,診斷過敏性鼻炎需要做三項檢查,包括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細胞檢測、過敏原皮膚點刺試驗、血清過敏性IgE抗體的檢測。 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細胞檢測,可檢測出過敏性鼻炎患者鼻粘膜分泌物嗜酸性粒細胞的陽性率明顯較高,鼻分泌物中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增多。 過敏原皮膚點刺試驗,是將少量高度純化的致敏原液體滴于患者前臂、再用點刺針輕輕刺入皮膚表層。如患者對該過敏原過敏,則會于15分鐘內在點刺部位出現類似蚊蟲叮咬的紅腫塊,出現癢的反應,或者顏色上有改變。基本上就能夠比較確定過敏性疾病的存在。 血清過敏性IgE抗體的檢測,過敏性鼻炎是IgE介導的免疫反應,因此檢測IgE血清總量對過敏性鼻炎的診斷有幫助,但機體受多種因素影響,診斷符合率不高于30%。 治療不應急于求成 “治療過敏性鼻炎沒有一蹴而就的方法,切不可急于求成。”王成碩解釋,過敏性鼻炎是由于環境和人體之間的不協調導致的,所以治療也分三個層次。 “首先要避免接觸過敏原。”王成碩說,花粉過敏的鼻炎患者在花粉飄散季節盡量減少去花園或野外,塵螨過敏的患者要注意室內環境衛生,除塵,通風。再次,貓狗毛發過敏的人盡量不要養寵物,因為動物的皮屑及分泌物均攜帶致敏原。最后,少食花生、大豆、魚、堅果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規范的藥物治療也是緩解癥狀的要素之一。王成碩認為,過敏性鼻炎患者盡量規范、序貫治療,不要隨意更換藥物或病情稍見好轉就將藥物棄置。不要私自服用抗過敏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選擇藥品。 “脫敏治療更接近于‘治本’。”王成碩表示,脫敏療法(desensitization)又稱為特異性免疫治療(specific immunotherapy)。該療法是通過反復注射過敏原,使患者對該過敏原的反應降低,從而改善過敏性鼻炎癥狀的一種治療方法。由于它改變了過敏性疾病患者的體質,使其產生了對過敏原的耐受,因此是目前最接近于“治本”的療法。除了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有顯著效果,也常用于過敏性皮炎、過敏性哮喘等疾病的治療。 護理還應“雙管齊下” 很多人都覺得過敏性鼻炎是小事,沒有及時治療。以至于十幾年,甚至二十年都在忍受著過敏性鼻炎的煎熬。其實過敏性鼻炎的癥狀對身體的傷害一時半會雖然不那么明顯,但若將其置之不理,久而久之,也會發展成一種慢性疾病。患了過敏性鼻炎要及時治療才能避免其惡化。 王成碩建議,在日常護理方面,要采用“環境控制+規范用藥”的方法對待過敏性鼻炎。“若有合適的適應癥,可行脫敏治療。其中,藥物治療的原則是在控制癥狀的前提下使用最小劑量,癥狀消失后不要馬上停藥,繼續用藥1~2周左右,減少復發。”(李培培) 專家簡介: 王成碩,首都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博士后,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同仁醫院鼻科副主任。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委員會青年委員,北京醫學會過敏反應學會委員兼秘書。2007年晉升副主任醫師并入選當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資助計劃。2011年入選北京市衛生局“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和北京市委組織部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迄今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SCI收錄5篇,全部為鼻科學領域研究。專業方向為鼻內鏡外科和鼻變態反應學。專業特長為鼻竇炎、鼻息肉的綜合治療,鼻竇良性腫瘤的內鏡手術治療,同時擅長過敏性鼻炎的診斷、藥物治療和特異性脫敏治療。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