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接診過一位患者,患有冠心病,3年前放了支架,術后一直服用他汀與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最近,他來門診說自己在3個月前停了他汀,理由是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壞膽固醇”,簡稱LDL-C)指標太低了。 膽固醇水平降低了就不用服他汀了嗎?當然不是。對冠心病患者來說,他汀和阿司匹林是最基本的兩種治療藥物,只要沒有禁忌證,所有患者均應長期服用。 發生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根本原因是動脈粥樣斑塊形成,而膽固醇是形成動脈粥樣斑塊的主要原料。他汀可以顯著降低“壞膽固醇”水平,預防新發斑塊,并避免已有的動脈斑塊進一步增大。與此同時,他汀還能使粥樣斑塊變得更穩定,不易破裂,因為斑塊破裂是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主要原因。 已經發生冠心病和腦梗死的患者,長期服用他汀非常重要,同時還要注意監測治療效果,其中最主要的療效監測指標就是“壞膽固醇”水平。這些患者的LDL-C需要降低到1.8 毫摩爾/升以下。上述患者服用他汀后,LDL-C降到了1.60毫摩爾/升,取得了滿意效果,需要繼續服藥保持。雖然按照化驗單上的顯示,LDL-C已經低于正常下限,但目前這一指標到底可以降到多少還沒有定論,有研究發現,即便LDL-C降低到1.0 毫摩爾/升以下,仍然安全有效。因此,不要在看到化驗單上的膽固醇檢測值下降了,就自己停藥或減量,否則可能增加發生心梗和腦梗的危險。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