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改半年成績單:分級診療顯成效 患者流向到基層機構 2017年4月8日開始,北京市實施醫藥分開綜合改革。記者從北京市衛生計生委獲悉,六個月來,全市參與改革的3700多家醫療機構共完成門急診量1億多人次,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機構,有限的專家名醫資源能更好地服務于危重急難患者。 大醫院人滿為患得到緩解 監測表明,與去年同期相比,三級、二級醫院門急診量分別減少11.5%和3.9%,一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14.7%,城區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量增加20%以上。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機構,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狀態得到緩解。 門急診副主任、主任醫師號就診人次分別減少8.5%和21.7%,看專家難的問題有了緩解,醫患溝通交流時間得以延長。 節省藥品費用24.4億元 半年來,扣除CPI影響,醫藥費用增長不足2%,為2000年以來費用增幅的最低期,已累計節約醫藥費用44億元。藥品陽光采購金額累計298億元,共節省藥品費用24.4億元,藥品陽光采購帶來的價格平均下降達8.2%。 二、三級醫院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2.6%下降到34.5%。門急診次均藥費與去年同期相比三級醫院減少了8.4%,二級醫院減少了9.6%,一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6.9%;住院例均藥費三級醫院減少了18.1%,二級醫院減少了15%,一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減少了17%。 105種慢病常用藥品配送到位 北京市十六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180家實施了“先診療、后結算”服務方式,對60歲以上本市老年人減免醫事服務費個人負擔部分,六個月累計減免1200余萬人次。高血壓等慢性病的105種常用藥品配送到位,開出2個月藥品長處方1.4萬余張,減少了患者往返開藥的次數與時間,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超過80%。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近日在北京二三級醫院中對患者開展的獨立調查顯示,91.7%的患者支持改革,82.2%的患者認為醫改有利于分級診療,83.8%的患者對醫療收費持肯定態度,90%以上的患者滿意就醫狀況。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