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將終夜長開眼 他是一個城管,一個近年來屢遭非議的職業,關于他的職業我們沒有詳談。只是在言辭中略微知道,巨大的工作壓力,讓他本來就不太好的睡眠更是雪上加霜。漸漸,他睡覺的時間越來越短,入睡也越來越難困難。晚上失眠,到了白天卻是困倦難耐。長期的失眠讓他性情大變,變得暴躁易怒,難以正常的溝通和交流。這樣一來必然會導致他工作效率欠佳,工作態度變差,屢屢遭群眾投訴。反過來這一切又導致他的心情更差,失眠更加嚴重,常常是睜眼到天明。仿佛一切都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無法逃離。 酒醉夜未闌 幾回顛倒枕 他覺得這樣下去遲早會出事,他試著自己嘗試去解決。開始口服安眠藥,剛開始肯能還有些效果,睡眠時間稍微加長。但是好景不長,藥仿佛失去了效力,每晚入睡前需要口服的藥物劑量越來越大,但是失眠的情況卻一點也沒有改善,并且隨著劑量的加大藥物的副作用開始凸顯,惡心不適,頭腦昏昏沉沉,別說工作,日常生活都成了問題。 后來他嘗試通過喝酒來治療失眠,一試之下發現這根本行不通。喝的太多,雖說能睡著,可身體根本無法承受;喝的太少,反而會更清醒,輾轉反側更是一夜無眠。 華山處士如容見 不覓仙方覓睡方 無奈之下,開始四處奔波,求醫問藥。去過太多或大或小醫院診所,吃過太多的各式各樣的西藥中藥,試了或真或假的偏方秘方,用了這樣那樣千奇百怪的治療方式,錢一點沒少花,失眠是一點沒好。后來聽說電休克療法可以治療頑固性失眠,于是找到國際電休克協會中國分會會長、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疼痛中心主任安建雄教授,強烈要求做電休克,為慎重起見, 安建雄博士先給病人做形狀神經節阻滯和三氧治療,睡眠改善幾個月后,失眠卷土重來, 安建雄博士只好按照病人強烈要求,做了一個療程的電休克,睡眠改善后一年,病人失眠再次復發,苦苦哀求安建雄教授為他想想辦法。安建雄和他的團隊遇到一次嚴重的挑戰:經過評估一致認為,如果不想辦法解決病人的失眠障礙,病人的生活質量自不待言,他因此走向絕路的可能性日益增加。未了避免意外發生, 安建雄主任和他的助手及研究生們多秒反復閱讀文獻和研究,依然找不到理想的方法而陷入困境。 就在此時,南國廣東來了一位阿片藥物成癮的年輕人,慕名要求安建雄為其脫毒,安建雄主任很快安排實施十年來屢試不爽的“全麻下超快速脫毒” 法,病人毒癮雖然經過5個小時消失,但隨后會有三周左右失眠和焦慮,同樣令人難以忍受。這次安建雄博士給病人采用了一種叫“病人自控鎮靜技術”,就是當病人難以入睡、焦慮和惡心等脫毒后癥狀發生時,病人在無需求助醫生和護士的情況下,隨手自行按壓一下事先放在手上的按鈕,抗失眠藥便按照預先微電腦設計好的劑量,將藥物輸入體內,病人很快安然入睡。病人在此項新技術的幫助下,迅速康復出院,兩個月后病人家長寫信熱情洋溢地贊揚安建雄團隊的高超醫術,為多次戒毒失敗的兒子獲得痊愈感謝醫療團隊。 雖然安建雄博士和他的同事經常收到從痛苦中解脫病人和家屬類似的感謝,但這封信件卻給陷入困惑的安建雄帶來一個靈感:成癮病人如此頑固的失眠癥狀可以用“病人自控鎮靜”解決,何不用“病人自控睡覺”來治療這個病人的失眠? 陷入絕境的病人二話不說,痛快地接受了安建雄精心設計的“病人自控睡覺”技術。這一試,可謂是柳暗花明,從五月初開始使用病人自控睡覺后,他睡眠時間一直在延長,同時睡眠質量持續改善,而且更可喜的是每日使用的藥量不斷減少,這意味著他的失眠病情一直在好轉,向痊愈逼近。“病人自控睡覺”技術并不要求患者一直住在醫院,在經過最少一天的醫院內觀察后,病人可以在家接受治療直至痊愈。七月初他停用“病人自控睡眠”,想試試這段時間來的治療效果。令他欣喜的是,現在可以每天保證七個小時以上的睡眠,而且睡眠質量處于較高的狀態。 “麻醉醫生被認為是天生的疼痛醫生,也是最早讓人睡覺的醫學專家。麻醉學教父Waters是第一個成為大學教授的麻醉醫生,早在1927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校長在教授聘任儀式上幽默地說,Waters是大學聘請的第一個讓人睡覺的人……”,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疼痛中心安建雄主任介紹,“睡眠障礙是當今世界上發病率最高,也是最令人痛苦的病癥之一,擅長讓人睡覺的麻醉醫生應該也有條件戰斗在抗失眠的第一線!”。近年來,安建雄團隊已經利用“病人自控鎮靜/睡覺”技術緩解多名包括心梗,藥物成癮脫毒及手術后等原因引起的頑固性失眠和譫妄等精神障礙。對于慢性頑固性失眠患者,由于療程較長,他們很難長時間住院治療。精心設計好的“病人自控睡覺”可以讓失眠患者將便攜式設備帶回家,無需住院治療,基本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