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最新試驗發現:在“納米蜂”幫助下,蜂毒可以在不損害健康細胞前提下有效摧毀癌細胞。 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11日出版的美國《臨床檢查雜志》上。 試驗細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塞特曼癌癥中心教授塞繆爾·威克萊恩和他的團隊組織這次研究。 他們給一組老鼠植入黑色素腫瘤,也就是皮膚癌細胞,在另一組老鼠體內植入人類乳腺癌細胞。隨后,研究人員把蜂毒中的主要活性物質——蜂毒肽附著在“納米蜂”上注射進老鼠體內。 經過4、5次注射后,他們發現,與沒接受注射的老鼠相比,癌癥老鼠體內乳腺癌腫瘤縮小四分之一,黑色素腫瘤更是縮小至原來的約十分之一。 “這些‘納米蜂’降落在細胞表面,它們‘卸載’下來的蜂毒肽會迅速融入目標細胞,”研究領頭人威克萊恩說。 此外,當蜂毒肽‘卸載’在細胞上后,“納米蜂”就會溶解并在肺部蒸發。 原理巧 研究人員解釋說,蜂毒肽之所以能夠摧毀癌細胞,是因為它們接觸細胞表面后可以撕裂細胞膜,破壞細胞內部組織。“(蜂毒肽)濃度足夠高時,可以破壞任何接觸到的細胞,”論文另一名作者保羅·施萊辛格說。 如果將蜂毒肽直接注射進血液,那么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導致血液細胞大量“犧牲”,因此科學家設計讓“納米蜂”來充當蜂毒載體。 “納米蜂”并非真蜂,而是由全氟碳構成的微粒。它體積大小適中,既可以運送上千的活性化合物,也可以在血管里靈巧地游動去接觸細胞膜。 一旦進入體內,“納米蜂”就會聚集在腫瘤組織處。此外,為了提高“準確度”,科學家還在“納米蜂”上加載了特殊化合物來引導它們接近癌細胞。 優點多 試驗顯示,老鼠接受治療時均沒有發生“附帶損害”:它們的血細胞計數正常,也沒有器官受損征兆。這意味著,蜂毒肽附著“納米蜂”進入血液后不僅可以有效破壞癌細胞還可以避免傷害到健康細胞。 研究人員說,蜂毒治療相比化學療法副作用較小,在特定癌癥治療上很有可能取代傳統治療方法,有可能開啟人類抗癌治療的新篇章。 參與研究的科學家認為“納米蜂”具有很大潛力,它不僅可能“干掉”已形成的腫瘤組織,還有可能成功遏制早期癌癥的發展。 “我們正在吸收越來越多的腫瘤生物學知識,這可以讓我們從‘納米蜂’入手,盡快為特定腫瘤造出特定的納米運載物,”施萊辛格博士說。(林琳) 中國醫藥網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