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每天產生近百噸 專業處置設施24小時運轉 醫療垃圾產生量逐漸增大,如何確保安全、及時運送和處置?昨天,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在市委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答案。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楊林富介紹,疫情發生后,全市醫療廢物產生量由21日前的60噸/日陡增至目前的近100噸/日。為規范快速處置,我市嚴格做好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的分類管理,防止“分類不清、混存混放”,同時轉運系統24小時作業,保障全市2600余家醫療機構、110余個隔離點、70余家核酸檢測機構、千余個核酸采樣點的涉疫醫廢“日產日清”,普通醫廢48小時內完成轉運。 醫療廢物專業焚燒處置設施也實行24小時運行,確保涉疫醫廢當日處置到位,另外,征用危險廢物焚燒處置設施,協同處置普通醫療廢物,確保普通醫廢按規范72小時內處置完畢。 據悉,我市在專業處置單位60噸/日處置能力的基礎上,通過緊急征用專業公司的危險廢物焚燒處置設施,采購微波消毒處置設施等措施,快速形成普通醫廢協同處置能力至120噸/日。 南報融媒體記者 顧小萍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