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場場生死鏖戰中一幕幕溫暖的故事不斷上演 暖!搶一條命修一世情 ![]() “護士媽媽”帶強強去看望隔離病房里的媽媽。 ![]() “護士媽媽”24小時輪班照顧確診患兒。 ![]() 小林老師向市八醫院隔離病房贈送的漫畫作品。 暖故事 1月21日,廣州確診首個新冠肺炎病例;2月6日,廣州首個確診患者出院;2月17日至19日連續三天,廣州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均為0……對于廣州醫療界來說,這一個月是沖鋒、是鏖戰,有血淚、有鐵律,比拼的是快速反應,是硬氣實力。然而,在這一場場硬仗中,溫暖和柔情從未止息,動人故事也在一刻不停地上演。 防護服、隔離區,隔離了病毒,隔離不了這些愛和善:孤身隔離的患兒,收獲了多位“護士媽媽”;情緒崩潰的父親,得到了醫生共情的鼓勵;一線搏殺的醫生護士,身邊有攜手并肩的戰友,身后還有堅定的家人和雪中送炭的陌生人…… 要相信,沒有一個冬天是過不去的,春暖花開的日子終將到來! 本版統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伍仞、任珊珊、張青梅、何雪華 通訊員周密、賈衛東、彭福祥、周晉安、王申昆憶、薛冰妮 是親人: 一個娃娃十個媽 疫情面前,醫護人員一邊與病毒生死搏斗,一邊給予病患無微不至的關懷。有一種醫者,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近日,廣州定點收治醫院都在上演醫患間的動人故事。一個只有兩個月大的、來自潮州的確診患兒被送往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救治,9位護士化身“媽媽”一角,24小時輪班悉心照料。11天治療期過去,孩子終于康復出院了。離別之際,“護士媽媽”們十分不舍,為孩子留下了一張寫滿養育注意事項、載滿牽掛的紙條。 2月17日,廣東省內年紀最小確診患兒從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治愈出院。結束11天治療后,這個兩個月大的女嬰被連夜接力送回潮州。次日,感染新冠肺炎的女嬰父母也在當地治愈出院,一家人終于團聚了。誰曾料想,11天前,女嬰的母親一邊哭泣,一邊將寫有“救救我的孩子,她還沒有好好看看這個世界”的紙條塞進襁褓,在送孩子前往陌生城市接受更妥當的救治時,這位母親的心態幾近崩潰。 幸運的是,這個孩子來到了廣州。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一群與她素昧平生的醫護人員,主動承擔起這份沉甸甸的生命之托,穿上層層防護服,進入隔離病區照顧孩子,擔當“媽媽”的角色。“我們自己也有孩子,能體會當媽媽的心。看到這么小的孩子身邊連一個家人都沒有,只想好好地疼愛她、照顧她。”“護士媽媽”彭紛霞說。從隔離區護長到原有的4名治療護士,再加上志愿加入的4名生活護士,孩子一下子有了9位媽媽。除了日常治療,“護士媽媽”們還帶來了衣物、奶粉、尿片、玩具,24小時輪班照顧,并把孩子的照片、視頻發給遠在潮州的媽媽。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似乎也把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當成了自己的媽媽,每每見到她們,都會露出開懷的笑容。 2月17日下午,孩子終于要出院了!“代理媽媽”們給孩子收拾了滿滿當當的行李,也寫下了一張字條,上面記載了密密麻麻的養育注意事項,如奶粉的不耐受、奶粉的限用日期、嬰兒日用品如何消毒、隔離注意事項等……字條中充斥著滿滿的牽掛,而落款正是9位“媽媽”的名字。把孩子送上車前,“媽媽”們輪流抱了又抱,哪怕孩子只有兩個月大還聽不懂,“媽媽”們也絮絮叨叨叮囑了許久。 當晚,記者連線了身在潮州的女嬰媽媽,她說,“孩子很幸運,在廣州遇到了好人。她們永遠都是我孩子的媽媽。”待寶寶長大,要讓她知道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曾經有過這樣一段珍貴的緣分。 相似的故事,在廣州每一家定點收治醫院都有發生。一個兩歲孩子的5位至親都確診新冠肺炎,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孩子無人照看,該院將這名未感染的孩子接到了病房,由28位“護士媽媽”輪班照顧。 疫情讓病患家庭分隔兩處,但有這幫熱心、有愛心的醫護人員,他們身邊就總有“親人”。隔離病毒,但絕不隔離愛! 是戰友: “一針哥”全家齊上陣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線上,涌現出不少交警護士夫妻檔、醫護人員父女檔。曹皇亮是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隔離病區的護理組長,也是該院第一個進入隔離病房的護士。而他的護士妻子也毅然選擇堅守在隔離病區,他那位在醫院食堂工作的父親毫不猶豫就投身到后勤支援團隊。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曹皇亮一家,不是戰友,勝似戰友!他們以舍“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戰斗在防“疫”一線。 曹皇亮是市八醫院隔離病區的護理組長,外號“一針哥”,再難扎的人,到他這兒來保管叫你“一針見血”。為此,他還獲評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2018仁心妙手護士”。自1月21日進入隔離病區以來,他已經在崗位上奮戰了一個月。 本來,夫妻兩人早已決定在除夕回到妻子的老家過年,這是他們結婚六年來首次計劃回湖北老家陪老人家過年。為了能回家陪陪年邁的父母,曹皇亮和妻兒劉鈴精心準備了大半個月。然而,廣州出現了第一個疑似病例,臘月廿七(1月21日),接到領導的通知后,曹皇亮主動取消休假,成為醫院里第一個進入到隔離病房的護士,他的家人也跟著留在了廣州。 妻子發來消息,“這個年都不用過了。”他馬上回答,“過年不重要,控制住疫情才重要。”妻子也是隔離病區的護士,由于兩人在不同的病區,平常很少見面,偶爾相見,也只能隔著護目屏,對視相看為對方打氣。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