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醫療產經 >

“政府主導、委托管理”模式救活“零分醫院”

時間:2015-09-01 15:29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日前,記者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人民醫院兒科病房見到因肺炎住院的8歲患兒苗苗(化名)。苗苗的父母說,由于孩子體弱多病,家里經濟條件又差,去不起外面的大醫院,所以沒少與這家醫院打交道。以前來看病經常找不見大夫,醫院特別臟,要住院得自帶鋪蓋。現在
日前,記者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人民醫院兒科病房見到因肺炎住院的8歲患兒苗苗(化名)。苗苗的父母說,由于孩子體弱多病,家里經濟條件又差,去不起外面的大醫院,所以沒少與這家醫院打交道。“以前來看病經常找不見大夫,醫院特別臟,要住院得自帶鋪蓋。現在和以前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作為山西省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之一,平魯區通過“政府主導、委托管理”的模式,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使平魯區人民醫院從一所讓政府頭疼、遭百姓唾棄、令職工失望的“零分醫院”,變成一所床位使用率達90%以上、患者滿意度達98%以上的“人民醫院”。
  政府主導
  “零分醫院”走上托管之路
  創建于1952年的平魯區人民醫院是當地唯一的綜合性公立醫院。然而,就是這樣一所老牌的“人民醫院”,近年來因設備陳舊、管理落后陷入困境。
  “給病人做個CT沒有半小時下不來,X線機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該院普外科主任白守龍說,他曾接診過一名因車禍導致多發性肋骨骨折的患者,結果這位患者在做CT的過程中就死亡了。
  “衛生部要求的15項核心制度無一得到落實,醫生不查房、不會診、不穿白大褂,醫生看病不分科室,‘倒賣’病人蔚然成風……一切都處于無序狀態。”現任院長張燕忠對剛上任時看到的亂象記憶猶新。
  2009年,山西省衛生廳醫療質量萬里行專家組面對這個連起碼的醫療文書都不健全、規范的醫院,給出了零分。
  根據山西省政府公布的2009年全省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結果通報,總人口21萬的平魯區名列該省119個縣(市、區)的第4位,但當地群眾看病就醫“沒錢的去朔城,一般的去大同、太原,有錢的去北京”。平魯區區委書記李俊直言:“舍近求遠看病不是百姓的無知,而是政府的失職。”
  2009年3月,全國新一輪醫改啟動,平魯區政府決心走一條“衛生事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相促進的醫改新路子”。針對區域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嚴重匱乏的現狀,平魯區政府立足把平魯區人民醫院打造成晉西北地區的區域性醫療中心,投資7000余萬元建設了一所建筑面積為15828平方米的新醫院,投資7000余萬元按照三級醫院的標準配齊了CT、核磁等醫療設備。
  房子蓋好了、設備配齊了,誰來管理成了最大的難題。“經歷了十幾任院長,沒有一個是真正懂業務的。”一位即將退休的老大夫一語道破了醫院發展的“短板”。
  2009年10月,經山西省衛生廳牽線,平魯區政府與山西省人民醫院達成托管協議:平魯區人民醫院由山西省人民醫院接管,平魯區人民醫院所有權不變、公益性質不變、職責職能不變、行政隸屬不變、政府扶持不變;山西省人民醫院享有行政管理權、人事支配權、經營自主權、資產使用權和收益分配權。
  按照托管協議,平魯區財政將醫院職工工資由差額變成全額撥付,醫院藥品零差率銷售補助足額到位,除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經費外,區財政每年另外撥付300萬元滿足醫院的正常運轉。
  2009年10月9日,山西省人民醫院選派該院第一位博士、普外科副主任張燕忠出任平魯區人民醫院院長,隨新院長一同赴任的還有省醫院的專家組。“零分醫院”由此走上了重生之路。
  走出困境
  “零分醫院”重獲百姓信任
  5月30日8時,記者跟隨張燕忠來到該院急診科參加交班會。雖然只是一個短短5分鐘的常規交班,除張燕忠外,其他院領導也都悉數到場。
  張燕忠說,他剛來的時候,就像這樣再平常不過的交接班制度也沒有。上任之初,他首先從落實15項核心制度入手,建立了院領導總值班制度,恢復了科主任負責制下的三級醫師查房制度,輔助科室建立了24小時值班制度,制定了護理工作制度29條、教學培訓與制度落實12條、病區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27條。為了確保制度落實,張燕忠帶領醫院領導班子逐個科室進行蹲點指導。
  托管之后,該院還建立了績效考核制度。科室的績效考核指標包括服務效率、醫療安全和服務質量、成本管理、科研及教學4大類17項細化指標,每一項都有具體的量化要求,今年又增加了臨床路徑錄入率、病案合格率、患者滿意度等多項指標。除了對科室的考核,還有針對不同崗位的考核指標,醫療質量、服務質量、醫德醫風等都是被考核內容。
  實施績效考核以來,全院職工月均收入達到4000元,比歷史最高年增加了20%。
  一年多來,山西省人民醫院先后派出50多名專家到平魯坐診、講學、查房,專家們在平魯短則一周,長則3個月。但在張燕忠看來,單靠省城專家的支援不是長久之計,必須建立起本地專家隊伍,填補人才斷層。
  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張燕忠先后將2/3的醫務人員送到山西省人民醫院進修。年輕醫師王勝在山西省人民醫院的一年時間里,拿到了內鏡執業資格證,回到醫院被任命為內鏡室主任。據記者了解,僅人員培訓一項,山西省人民醫院就投入60余萬元。
  一年半時間,白內障復明、血管縫合、腹腔鏡、糖尿病治療等技術紛紛落戶平魯區人民醫院。在科研方面,過去十幾年沒有一篇專業論文發表,如今一年發表在省級以上學術期刊上的論文就有十余篇。
  醫院技術水平的提升,換來的是病人的快速回流。據統計,實行托管以來,平魯區人民醫院門診量增長31%,出院人次增長41%,床位使用率從原來的50%上升到86%。出院患者平均費用同比下降42.4%,門診人次費用下降18.7%。醫院調查問卷顯示,出院患者滿意度達99%,門診患者滿意度達98%。“我們重新獲得了百姓的信任。”張燕忠說。
  按照協議,山西省人民醫院要用3年時間把平魯區人民醫院打造成二甲醫院。如今,按照上級要求,這一時間被縮短到兩年。在張燕忠看來,按照現在的發展,上等級只是時間問題,醫院下一步的改革如何推進才是問題的核心。“醫院現在從0分到了60分,要實現優秀或者滿分,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