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太晚飯后不久就感覺一陣陣的肚子疼,晚上吃的是肉包子,多吃了些,家人以為她不消化,過一會兒就好了。可張老太感覺肚子越來越疼,并出現發熱癥狀,家人趕緊把她送到醫院。醫生根據張老太進食油性食物、右上腹絞痛、發熱等情況,迅速查體,診斷為急性膽囊炎,及時給予消炎利膽治療,張老太很快康復出院了。 急性膽囊炎起病多與飽食、吃油膩食物、勞累及精神因素等有關,常突然發病,一開始就出現右上腹絞痛、呈陣發性加劇,并向右肩或胸背部放射,伴有惡心及嘔吐。在發病早期可以沒有發冷及發熱,當膽囊有化膿感染時,則可出現寒戰及發熱。 膽道疾病與飲食有密切關系,故飲食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養“膽”之道的幾條建議: 1.清淡飲食:少吃最好不吃油炸食品、肉湯等,避免膽囊過度緊縮、膽汁分泌增加。 2.大量飲水:據統計,70%膽囊炎患者易并發膽囊結石,大量飲水既可稀釋膽汁使膽汁不易形成膽石,也可在膽汁代謝失衡,即膽石形成初期將膽石前期物質或小膽石沖刷入胃腸而排泄掉,防止了膽結石的發生。 3.定時進餐:餐間避免零食,以防止膽囊不斷受到刺激而增加膽囊收縮和膽汁分泌。 4.食物要易消化:易消化的食物可減輕對膽囊等消化器官的負擔,容易消化的食物有面片、玉米粥、豆漿、蛋類、菠菜、小白菜等。 5.飲食不宜過飽:以免膽囊過度收縮,使膽汁分泌增加。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