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健康指南 >

處暑養生:早睡早起 清淡防燥

時間:2015-09-05 00:00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天文含義 太陽黃經150度,夏季的暑熱即將結束。處,有散、藏之意,處暑,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征。 季節特點 白天熱,早晚涼。民俗意義上一般認為立秋之后就是秋天,而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說,北半球在秋分之后才正式進入秋季。而處暑恰巧處于
天文含義

  太陽黃經150度,夏季的暑熱即將結束。“處”,有散、藏之意,處暑,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征。

  季節特點

  白天熱,早晚涼。民俗意義上一般認為立秋之后就是秋天,而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說,北半球在秋分之后才正式進入秋季。而處暑恰巧處于這兩個“秋季”中間,自然也就具有雙重特點。

  一方面,處暑仍具有“暑氣”。由于從地理意義上還沒有進入正式的秋季,所以處暑還有夏季“熱”的特點。

  另一方面,處暑已有秋燥。處暑代表暑氣的結束,緊接著就要迎來秋燥,所以處暑也兼備秋季“燥”的特點。

  中醫調護

  《黃帝內經》認為,處暑后陽消陰長,也就是陽氣減弱、陰氣增長。這種特征與人們的飲食起居都有密切聯系。

  中醫認為,處暑占有“暑”和“燥”兩種外邪。所以,這個季節要早睡早起,早睡可以收斂陰氣;早起可以舒展陽氣。此時,穿衣宜秋凍,散掉夏季在體內蘊結的濕熱之氣。處暑養生:飲食清淡 早睡早起

  飲食養生

  處暑屬于長夏,這個季節的飲食養生講究淡補。雖然已經立秋,但是此時不宜“貼秋膘”。淡補,也就是飲食清淡,用“淡”來養生。因為這個季節仍有暑氣,脾胃功能較弱,過食辛辣、油膩容易造成食積。

  而且,因為處暑也有“燥”的特點,辛辣等刺激性的飲食會助長肺氣,肺氣旺則會傷肝,所以處暑時節的飲食應該“少辛多酸”。

  淡補,既可以避免肺旺傷肝,又可以避免傷脾,同時滿足了處暑季節的“暑邪”和“燥邪”。飲食主要以清熱化濕、健脾化濕、潤肺滋陰等為主。

  水果:梨、葡萄 蔬菜:百合、菠菜、蓮藕、銀耳

  禽類:鴨子、鴨蛋 糧食:粳米、薏米、紅小豆

  藥材:西洋參 飲品:水、牛奶

  代表藥膳:西芹百合+紅小豆粥

  紅小豆粥功效:紅小豆有清熱利濕的作用,粳米可以滋陰益氣,兩者一起煮粥既能祛暑濕又能潤秋燥。

  西芹百合功效:西芹可以清熱祛暑,百合具有滋陰潤肺的作用,但脾胃虛寒者不宜。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