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濕了,還能戴嗎? 戴口罩流汗、悶痘、過敏該咋辦?專家教你與口罩和平相處 四月下旬的廣州,天氣越來越熱,昨日最高氣溫甚至超過30℃。但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門還是要戴口罩。本來戴著口罩就悶,加上氣溫升高,難免會出現很多小煩惱:流汗之后浸濕了口罩、耳朵痛、悶痘……怎么辦?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胡云峰副主任醫師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給大家一一支招,幫助大家解決戴口罩的小煩惱。 策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宇、曹騰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張燦城、王雪 問題 壓痕、紅腫、耳朵痛 顴骨、鼻梁耳后皮膚組織出現紅腫、壓傷、破皮等情況。 解決辦法 1.選擇適合的口罩。 2.借助外力緩解壓力,如牛奶手提綁帶——將牛奶箱(餅干箱)的提手系著口罩兩側的帶子就可以避免勒耳朵,緩解耳后皮膚組織受壓。 3.戴口罩前可在顴骨、鼻梁、臉頰部、耳背處涂抹凝膠形成一道保護膜,再貼上凝膠敷料等,減少摩擦。 4.皮膚產生輕微破損后,可使用紅霉素軟膏、生長因子凝膠等促進修復。 問題 流汗 溫度升高,很多人戴著口罩開始冒汗,怎么辦? 解決辦法 戴著口罩如果額頭先出汗,汗不是特別多的話,直接拿紙巾擦掉就完事了。如果汗特別多,多到需要摘掉口罩擦的話,口罩的防護效率就很低了(因為口罩的特殊結構,接觸太多的水分或者汗液,口罩中間的保護層保護效率就下降),建議直接扔掉,擦完汗換新口罩。 此時,無論是摘掉一邊擦完了再戴上,還是把口罩掀起來擦汗,都不推薦。 問題 悶痘 戴上口罩后,瘋狂爆痘,這可怎么辦呢? 解決辦法 1.作息要規律。 2.飲食要清淡。 3.如果前兩點都做好了,還冒痘痘的話,可以外擦一些藥膏來控制痘痘,如克林霉素等消炎類藥膏,或者維A甲酸類藥膏。 如果痘痘不是特別嚴重,還可以考慮使用一些酸性護膚品,比如果酸、水楊酸類的護膚品,幫助減輕痘痘。 如果這些措施都不行,就只能請醫生開藥治療了。 問題 化妝過敏 有的人有化妝的習慣,不化妝不敢出門,化妝后皮膚過敏。 解決辦法 盡量減少化妝,能不化就不化,反正戴著口罩,化了大家也看不見,就畫個眉毛就好了。實在要化妝,以輕薄為主。 問題 口罩味道刺鼻 有的人買的口罩一打開一股嗆人的味道,還能不能戴? 解決辦法 如果味道特別大,要警惕口罩的質量問題,合格的產品不應該出現明顯的刺鼻味道,如果是假口罩要扔掉。 爆痘是因為戴口罩嗎? 胡云峰表示,如果是戴了口罩后瘋狂爆痘,說明他本身就是容易長痘痘的,只是戴了口罩后,痘痘遇到合適的溫床,長得更茂盛了而已。 這是因為,戴口罩會捂得很厲害,皮膚的角質層含水量會上升,毛囊口的角質層很容易疏松,被水分一泡就容易堵住,這就是悶痘。另外,長時間佩戴口罩,面部肌膚會一直處于閉塞潮濕的環境,就好像是給細菌提供了溫床。對于長期存在皮膚基礎問題的人來說,就更容易產生閉口和痤瘡了。 如何戴著口罩安全地堂食? 如果要堂食,不僅要防鄰桌,還要防自己桌。 1.防鄰桌:與鄰桌保持2米左右的安全距離是最關鍵的。 2.防自己桌,也是個安全距離的問題。但這個就比較難了,如果是自己的親人還好,知根知底;如果是跟同事、朋友、客戶等吃飯,風險還是有的:跟你堂食的這個人,他的生活、他所接觸的人,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有可能會接觸到高風險人群,你跟他近距離接觸,傳染風險大大提高。 一張桌子吃飯,這個安全距離很難實現,不可能人人都相距一兩米吃飯。如果桌子很小,你什么坐姿都很難避開同桌的人,對方說話的時候很可能口水就噴到你的臉上。 所以建議這個時期盡量不要堂食,除非沒辦法,你不跟他一塊兒吃飯這個訂單就談不成,或者關系要崩、要絕交……否則還是少參加這些社交活動。“沒必要把自己置于一個危險境地,有選擇的時候,盡量不要冒險。” 如果實在要吃,那就建議選擇大空間、大桌,自帶筷子勺子,實行分餐制。坐的時候互相之間盡量離遠一點,不到最后開吃的那一刻絕不摘口罩。 吃的食物按危險等級分,分別是: 火鍋>雞煲>炸雞>奶茶 吃火鍋最危險,大家的筷子都在一個鍋里撈來撈去,風險太高。如果是喝奶茶,大家買完了可以去空曠的地方喝,安全距離就大點。 用維A甲酸藥膏一定要注意頻率 需要提醒的是,維A甲酸藥膏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頻率,因為它本身是酸性的東西,有剝脫角質的作用,所以不能擦得太頻繁,天天擦會脫皮,可以考慮隔天擦或者隔兩天擦一次。一般情況下,不會很短時間就見到效果,要3~4周才會見到效果。有的人在擦的早期過程中,痘痘可能加重,這個是正常的,加重期可能有一到兩周,過了這個時期就會慢慢好轉。有的人一看用藥后痘痘加重了就停掉了,非常可惜。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