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白恬)眼下,抗疫仍在繼續,大部分人除了工作,閑暇時還是待在家中、減少外出。以前可能工作繁忙,睡覺時間不足,現在,不少人可支配的睡眠時間增多了,但卻出現失眠的困擾。為何會這樣?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醫師周伯榮分析說,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不安全感。他特別提醒,警惕以下三種心態引發的失眠。 1.對抗性心態 當你感到悲觀的同時,可能腦子里會有另一種聲音,認為自己不應該這樣不斷地悲觀和自責下去。這種內心的糾結,產生相互對抗的念頭,夜里還左思右想,更容易睡不著。特別當事情不在自己所能掌控的范圍之內時,想要去控制的強迫思維,以及無法控制的不安更容易導致失眠。 2.想清楚心態 有不少人遇到一個問題,一定要把它想清楚。 比如在疫情期間,一些人一定要把每天的數據搞清楚,一定要算清楚今天新增了多少病例,或者去操心其他和疫情相關的事情,這種“一定要把事情想明白”的心態會讓人越想越興奮,也易引起失眠。 3.不安悲觀心態 有些人內心總忐忑不安,這種心態同樣易激發興奮與悲觀。也有人看到不幸事情發生,自己會有一種喪失感和不安全感,越想越悲觀,也可引起睡眠障礙。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