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健康指南 >

要特別小心蝙蝠、老鼠與野禽

時間:2020-04-10 04:43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Doctor001 點擊:
野生動物與冠狀病毒間有何關聯?攜帶病毒最多的野生動物有哪些? 要特別小心蝙蝠、老鼠與野禽 實驗室里的病毒獵人,不放過病毒的一絲痕跡。新華社發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不斷反思對野生動物的保護,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都在醞釀、出臺野生動物保護
野生動物與冠狀病毒間有何關聯?攜帶病毒最多的野生動物有哪些?
要特別小心蝙蝠、老鼠與野禽


 
實驗室里的“病毒獵人”,不放過病毒的一絲痕跡。新華社發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不斷反思對野生動物的保護,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都在醞釀、出臺野生動物保護的新政策及指導意見。野生動物與冠狀病毒之間的關聯是什么?攜帶病毒最多的野生動物有哪些?記者日前采訪了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金平,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野生動物攜帶病原體分子流行病學和瀕危動物種群分子生態學研究。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錕 通訊員周穎冰

  蝙蝠被認為是攜帶病毒最多的哺乳動物。目前全球科學家已經從12科295種蝙蝠中發現了包括18個RNA病毒科和9個DNA病毒科的80多種病毒。我國有蝙蝠135種,我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已經在蝙蝠中發現至少有5種冠狀病毒。

  野禽是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1997年在香港發現人類會感染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后,本病一直在亞洲零星暴發,2009年在中國還出現了感染H5N1亞型禽流感死亡病例。

  全世界鼠類有33科約2277個物種,我國有近200種,已經查明可傳播疾病近80種。全世界90%的鼠種能攜帶200多種病原體,能使人致病的有57種,其中病毒性疾病31種、細菌性疾病14種、立克次體病5種、寄生蟲病7種。

  冠狀病毒是個“大家族”

  據陳金平介紹,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家族,冠狀病毒亞科分為4個屬,即α、β、γ和δ,目前已知的β屬冠狀病毒包括非典肺炎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道綜合癥冠狀病毒MERS-CoV、鼠肝炎病毒(Murine hepatitis virus,MHV)等,這次暴發的新冠病毒(SARS-Cov-2)也屬β冠狀病毒。

  陳金平表示,冠狀病毒在野生動物中較常見,目前已發現α屬、β屬冠狀病毒約有29種,主要是感染人和獸類。γ屬和δ屬冠狀病毒主要感染鳥類,但也發現了可以感染獸類的γ屬和δ屬冠狀病毒,比如γ屬冠狀病毒可以感染海獅,δ屬冠狀病毒可以感染豬,導致家養動物致病死亡。但絕大部分冠狀病毒還未發現可使人類致病。

  人們對冠狀病毒的認識主要來自2003年暴發的SARS冠狀病毒,2012年在中東暴發的MERS病毒以及目前正在發生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導致人類嚴重急性肺炎,并產生重大疫情。

  陳金平表示,人們對冠狀病毒的抗爭與研究有很長的歷史,1937年冠狀病毒首先從雞身上分離出來,此后,研究者從人類和家養動物中也不斷發現新的冠狀病毒。

  早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研究者發現能夠感染人的四種冠狀病毒,包括HCoV229E、OC43、 NL63和HKU1,這四種冠狀病毒會引起人類普通感冒,偶爾也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人類可以依靠自身免疫力和藥物抵抗這四種冠狀病毒,從而不會暴發嚴重疫情。

  據陳金平介紹,除了上述這些對人類具有感染性的冠狀病毒,大部分來源于動物的冠狀病毒未發現對人有感染性,其中一種就是鼠肝炎病毒(MHV),與人冠狀病毒引起呼吸道疾病不同,這種冠狀病毒會導致豬、貓、狗等家養動物患腸胃炎。

  “2017年在廣東豬場發現的SADS冠狀病毒,也是第1例由蝙蝠冠狀病毒跨物種感染給豬的病例。”陳金平說,這些病毒屬于不同的冠狀病毒屬,也并未發現對人類具有感染性,并非人獸共患病原體。最近,他們在研究中發現馬來穿山甲攜帶一種冠狀病毒,此外,其它野生動物,如野豬、竹鼠、滑鼠蛇、雉雞等動物中均檢測到冠狀病毒,但他們與新型冠狀病毒的親緣關系較遠,暫時也未發現對人有感染性。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陳金平表示,生態環境的變化、畜牧業的發展以及野生動物貿易等人類活動,增加了病毒感染的動物與人類接觸的機會,最終導致野生動物源性疾病在人群中暴發。

  蝙蝠被發現至少

  有5種冠狀病毒

  陳金平說,中國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陸棲脊椎動物約有2900多種。廣東省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就多達928種,占全國的31.8%。他也分析了攜帶較多病毒的野生動物種類。

  首先是蝙蝠,蝙蝠被認為是攜帶病毒最多的哺乳動物,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BatCov-TG13與新冠病毒核苷酸一致性達到96%,被認為是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目前全球科學家已經從12科295種蝙蝠中發現了包括18個RNA病毒科和9個DNA病毒科的80多種病毒。我國有蝙蝠135種,我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已經在蝙蝠中發現至少有5種冠狀病毒。

  近200種老鼠已查明

  可傳播疾病近80種

  其次是鼠類,全世界鼠類有33科約2277個物種,我國有近200種,已經查明可傳播疾病近80種。全世界90%的鼠種,能攜帶200多種病原體,能使人致病的有57種,其中病毒性疾病有31種(如漢坦病毒性疾病、森林腦炎和冠狀病毒)、細菌性疾病14種(如鼠疫、萊姆病和鉤端螺旋體病)、立克次體病5種(如鼠型斑疹傷寒、斑點熱和恙蟲病)、寄生蟲病7種(如恰加斯病、利什曼病和蠕蟲病)。其他如鼠咬熱、血吸蟲病、口蹄疫、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感冒和某些腸道傳染病等疾病也與鼠類有一定關系。

  高致病禽流感病毒

  自然宿主是野禽

  再者就是禽類,野禽是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自從1997年在香港發現人類會感染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之后,此病癥引起全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關注。其后,本病一直在亞洲零星暴發,2009年在中國還出現了感染H5N1亞型禽流感死亡病例。

  “這些野生動物類群攜帶的病毒絕大部分都是人獸共患病原體,因此需要重點防護。”陳金平說。

  這次新冠病毒究竟來自哪種野生動物?陳金平表示,他們前期參加穿山甲救護工作時發現馬來穿山甲攜帶SARS樣冠狀病毒,并組裝了馬來穿山甲冠狀病毒基因組草圖。系統親緣進化關系分析表明,馬來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為β屬冠狀病毒,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核苷酸相似性達到90.32%,與中華菊頭蝠中分離的冠狀病毒(Bat-CoV-RaTG13)核苷酸相似性達到90.24%,但仍低于蝙蝠冠狀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96.18%的相似性。這表明穿山甲感染了不同于新冠病毒的另一種新的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不會直接來自穿山甲。

  陳金平說,盡管野生動物攜帶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大量病毒,但只要我們與野生動物不發生親密接觸,尤其是改掉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這些病毒直接傳染人類并導致人類之間傳播的幾率非常小。“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他說。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