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要說什么飲食店火,大概莫過于粥店了。一碗粥,價值少則五六元,多則二三十元。各種小吃,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看似廉價,其實一餐飯也著實不算便宜,而且店家的成本要比炒菜店低得多。 粥店的招牌之一,就是吃粥養(yǎng)生。各種粥的名稱都很好聽,還有種種保健說法,不由消費者不動心。問題是,粥店的粥有多大的養(yǎng)生功能呢?和家里的粥有什么不同?是否真的適合每個人吃呢? 長時間保溫,維生素有損失 人們都知道,熬粥是一件非常費時間的事情。如果等到顧客落座,再開始熬粥,顯而易見是來不及的。剛煮好的粥非常燙,顧客饑腸轆轆,要等10分鐘才能喝進(jìn)嘴,顯然也是等不及的。所以,讓顧客喝剛出鍋的新粥,根本沒有可行性。 粥店里有幾十種粥可以供應(yīng),但店里會有那么多鍋嗎?能保證隨時都有供應(yīng)嗎?顯而易見,大部分粥是用白粥調(diào)配出來的。先準(zhǔn)備好白粥,顧客需要什么類型的粥,再把白粥和相應(yīng)的材料混合在一起。 開店之前,肯定要熬好很多白粥,然后放在鍋里保溫,隨時等待顧客的到來,再隨時熬著粥,預(yù)備下一撥的顧客。這就能夠解釋,為什么在粥店喝到的粥都是溫的,而不是燙的。可是,在保溫狀態(tài)下放了幾個小時的粥,維生素的損失肯定是比較大的,這一點不難理解。 為了加快熬粥速度,有些店里還會在煮粥時加入堿,促進(jìn)淀粉粒的崩解,這樣就會讓B族維生素?fù)p失更為慘重了。 煮粥大多加堿 破壞維生素 說到烹調(diào)加堿,估計大店小店里的廚師,對小蘇打都實在太熟悉了,太愛用了。煮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粥要加小蘇打,煮綠豆粥更不能忘。 理論:為什么煮粥要加堿?這是因為堿能促進(jìn)淀粉吸水糊化,促進(jìn)淀粉粒外層的谷蛋白溶解入水,結(jié)果就能讓粥更快地煮熟,還能讓粥口感更粘稠。 鑒別:堿會讓谷類中少量的類黃酮物質(zhì)從無色轉(zhuǎn)變成黃色。所以加堿的粥會或多或少地變成淡黃色或淡黃綠色。放多了還會有一種堿味,破壞了粥本身的清香氣息。 加堿烹調(diào),粥煮得更粘更軟,對于胃病患者有好處,特別是胃酸過多那種。但另一方面,這樣烹調(diào)的主食,不僅維生素?fù)p失過大,而且因為容易消化,血糖上升過快,糖尿病人和高血脂病人不宜食用。 白粥添加鹽,增加鈉的供應(yīng) 粥大致分為南北兩種風(fēng)格,北方吃雜糧粥或豆粥,不放鹽,是否放糖由自己決定。而南方的粥基本上都是咸粥,加入各種魚肉蛋類作為配料。 相比而言,北方的粥比較健康一些,因為其中既沒有油,又沒有鹽,哪怕維生素受了損失,至少還能供應(yīng)較多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zhì),比如紅豆粥、綠豆粥、八寶粥、薏米粥、五仁粥等。 南方的粥呢,加入了鹽,甚至還要加入味精。里面的魚肉蛋類,也或多或少地含有鹽分。所以,喝這種粥,得到的總鹽量是相當(dāng)不少的,按300克一碗粥來算,一碗粥中就有3克鹽,對于高血壓病人并不合適。 同時,因為南方粥毫無例外地都以白米粥為基礎(chǔ),一碗粥的量又比較大,血糖反應(yīng)高得驚人,與白糖差異不大,所以不適合糖尿病人吃。相比而言,北方粥中放了大量的雜糧豆類,如果不加糖的話,血糖上升速度明顯比白粥慢得多。 以粥店里最受歡迎的皮蛋瘦肉粥為例,粥中含有皮蛋,它是鴨蛋加堿腌制而成的,可以這么說,用皮蛋煮粥的好處之一,就是它起到了加堿煮粥的效果,使粥更加容易煮爛,口感更加柔軟。但是,這種做法對于維生素B1的保存是非常不利的,對于血糖控制也同樣不利。加入油條末或者薄脆末,固然吃起來香脆可口,健康上卻沒什么好處。 粥的食材新鮮度需要提高 煮粥最要緊的是好原料,特別是雜糧原料,能帶給粥自然的香氣。但是,在粥店吃粥,常常會感覺到材料新鮮度不夠。 這是因為,各種雜糧含有谷胚,其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脂氧合酶,有發(fā)生脂肪氧化的風(fēng)險,不太耐放,容易產(chǎn)生不新鮮的陳放氣息。在添加各種配料、添加糖和鹽時,粗心的食客往往吃不出來。比如說,花生碎、芝麻碎、松仁等都常有這種現(xiàn)象,薏米、糙米也往往味道不夠新鮮。 冰粥也要考慮傷胃問題 一些店里還供應(yīng)甜粥和冰粥,其中甜粥中加入不少糖,也有增加白糖攝入量的危險。而冰粥經(jīng)過冰鎮(zhèn),和其他冷食一樣,有可能促進(jìn)胃腸血管的收縮,影響消化吸收。所以,在夏日炎炎、汗流浹背之時,不要為了貪涼圖痛快而大碗喝甜味冰粥,還是喝溫?zé)岬闹啾容^好。 說到這里,粥店的問題也不少。不過,相比于其他類型的快餐而言,粥店還是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主要是一餐當(dāng)中的脂肪攝入量比較低。粥里基本上是不放油的。同時,粥店提供了多種粗糧粥的選擇,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食材來源。只要其中少放鹽,不放堿,用新鮮原料,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至于具體挑選哪一種,就要看食客自己的身體需要,以及養(yǎng)生的觀念如何了。 喝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僅僅喝粥,營養(yǎng)肯定不平衡。所以,一定不要忘記再搭配一些涼拌蔬菜,比如涼拌菠菜;再來一點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比如豆腐絲、素什錦、醬牛肉之類,兩個人分一小盤,食物類別就基本上平衡了。 泡飯不是粥 多吃傷腸胃 泡飯當(dāng)中,水是水,米是米,兩者并沒有融為一體。大米,米粒并沒有松散,和米飯一樣,是獨立而完整的;水呢,也是不粘稠的,不能把米粒托起來。而粥呢,米粒完全崩解散開,和水充分親和。它不會沉在水下,而是和水均勻分散在一起。 從消化的容易程度上來看,粥和米飯是不一樣的。粥基本上不需要胃再做太多揉碎的工作,可以直接變成食糜,淀粉酶可以充分作用于它,所以不需要嚼就很好消化。 泡飯則不同。它還沒有到達(dá)粥那種狀態(tài),需要牙齒嚼爛之后,胃才能很好地把它變成食糜。然而泡飯吃的時候和粥的感覺差不多,基本上沒有經(jīng)過嚼就進(jìn)了胃里。對于胃功能強的人還好,對于胃本來就比較弱的人,就成為一個沉重的負(fù)擔(dān)了。沒有揉碎的飯粒,又會給小腸中的消化液帶來更多的工作任務(wù)。 所以,粥具有養(yǎng)胃的功能,而泡飯沒有。同時,粥中可以加各種營養(yǎng)價值高的配料,以及多種保健的食材,而泡飯只能是大米而不可能是其他材料。所以,自古以來,有很多贊美粥的文字,而沒有人贊美泡飯。 近年來粥店十分流行,不知道那些店里的粥,是否能達(dá)到真正的粥的標(biāo)準(zhǔn),各種粥的營養(yǎng)價值又是否如他們所宣傳的那么好呢? (責(zé)任編輯:Doctor001) |